3)第509章 扬眉吐气的武夫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的果子还能晒果干,拿来酿酒。

  在果树下面,再养一些家禽,每天还能收获一些鸡蛋。

  一个农户,可不是耕田种地那么简单。

  每一个过得好的农家,都是个小型的农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能把这些都做好,七八成的农户都能保证基本的口粮和蔬菜,还有一些肉蛋供应,吃得好了,人也就壮了。

  正如赵桓预料的那样,农村的确是百工百业,只要释放出空间,很快就能兴旺起来。

  首先一点,东明的石匠都忙活起来,不少百姓种植了黄豆,准备着弄一个石磨。或者干脆更进一步,建个磨坊,一些富裕的农户已经开始筹措更大的举动了。

  也有百姓种植了桑麻,纺车的需求也上来了。

  木匠也变得忙碌起来。

  想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可手里的钱又太少了。

  在这个关头,康国银行的借贷就送了过来。

  牛英代表东明县,和银行的人谈了一份借贷协议。

  他们一共借了八千缗,年息百分之五,另外由朝廷出面,承担百分之二,也就是老百姓要承担的利息只有百分之三!

  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百分之三?

  仅仅是原本的一成啊!

  这还真不是夸张,很多地方都有族产义田,除了用来接济贫苦之外,也能放贷……比如始作俑者的范氏义田,就是靠着放贷赚钱,逐步扩张到了八千亩,至于大圣人朱熹,也是放贷高手。

  年息两三成已经算是良心的良心。

  利滚利,驴打滚儿,能活活把一个家给吞了。

  可这一次落到百姓头上的利息居然只有百分之三,低到让人不敢相信……

  “牛爷,不会是朝廷故意设套,害咱们吧?”

  牛英气得把眼珠瞪圆了,“放什么屁?这是官家的意思!再说了,上面也盖着俺牛英的印,要是假的,你们就拿斧子,把俺的脑袋砍下来!”

  百姓们连连摆手,赔笑道:”咱哪敢啊……就是,就是有点不干相信。”

  牛英哼了一声,“说实话,俺也不敢信……咱们是遇上了好官家啊!”

  借到了钱的东明县,迅速动了起来……虽然钱不多,但却已经能发挥很大作用了。有一个王姓老汉,凭着祖传的手艺,在县城干了个铁匠炉。

  一口气收了二十名学徒工,准备大干一场。

  还有个姓韩的兽医拿着钱租了个门面,专门给牲畜治病,深受百姓欢迎。

  相比之下,最大的投资还是落在了木器行上面。

  东明县的木匠不少,手艺也不错,只不过以往只能趁着农闲的时候,做几个补贴家用,这一次机会来了,就干一票大的。

  足足投入了五千缗,由八个最好的木匠挑头,成立木器行。

  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鼓风机。

  令人惊叹的是由于他们的东西质量过硬,竟然得到了军械监的认可,第一笔采购下来,就是一万二千缗!

  穷苦的百姓第一次看到了发财的希望,乡镇作坊,迅速发展壮大,吸引着青壮劳力加入其中。

  这一片饱受黄河摧残的土地,迸发出了勃然生机。

  牛英这个军中悍将,杀人屠夫,居然成了治理地方的干吏,带领百姓致富的表率。

  面对这个奇幻的结果,武将们倍感欣慰,回京述职的曲端叉着腰,就对着政事堂诸公毫不客气道:“本王真是没想到啊,居然连一个军中退役的老卒也比不上?看起来这圣贤书也不过如此啊!”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