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大兰子出嫁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东头何半仙说,天气旱久了,下了一场大雨,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很远的地方遇到老家人,值得高兴;没有考中状元突然中了状元,值得高兴;还有一件,就是你今天结婚,按照何半仙说的,就是洞房花烛夜。什么男人不能过一辈子,你大姨我长的也不差吧,当时在旮旯村,数过你妈就数到我了,人家称我们姐妹是并蒂花,可你大姨夫是个豁嘴子,这你也不是不知道的。那个丑样,我在出嫁的时候,想起来就恶心,这一结婚不是也过的很好吗?你看我家你大姨哥大有子,你二姨哥二有子,还有你的小妹妹坐圈子,不是也都人五人六的吗?乖孩子,别哭,你这一哭呀,大姨我也要落泪。乖孩子,你这样想,你今年出门呀,明年你的弟弟大柱子的俊媳妇就到家了。我听说呀,你婆家那个小姑子长的别提多水灵了,我听你大表哥小撮合说,在俺们旮旯村都盖帽啦,比跟苏北唱大鼓书的跑掉的,我们村的那两个小妖精,还要中看,这样想,你能够不高兴-->>?人啊,都是命啊,命中四两难有半斤,这农村姑娘结婚,那能配的都是八两对半斤的,有个差不多就行了。别哭了,乖孩子,高高兴兴去吧。”

  大姨的这一翻话,把大兰子说的不哭了,可是,她自己却亲娘妈妈的嚎了起来。大概是她想起来,当初跟豁嘴子丈夫结婚的不如意,跟豁嘴子男人一辈子也是不甘心吧,正好今天劝大兰子,触发了她心灵深处的痛处。反过来,大兰子反倒劝起他来了,“大姨呀,别哭了,我就不哭,你还哭什么。”说完,这老少两代人搂在一起哭得惊天动地,大概是一个对失去青春懊恼,一个是对未来青春的恐惧,谁也劝不住,大姨哭得砍头撞脑,大兰子哭得两眼通红。据说她大姨出嫁的时候,是她的父亲把她捆在轿里,抬到婆家去的。

  这老少两代人,哭得不成样子,无法收场。最后,还是李大山出来说话,“她大姨,你半夜哭老太,怎么想起来的,我叫你来劝孩子,你怎么来带着孩子哭,当老的要像个老的样子,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于是,这位大姨才止住了泪,大兰子也就不哭了。这位大姨看到姨侄女就要出嫁,想到他的妹妹李大丫,又是一阵伤心,又哭了一回,哭着哭着,哭出一首《劝红妆》的民间小调来:

  孔夫子门前字两行,

  大字朗朗写得强,

  上写着仁义礼智信,

  下缀着三纲并五常。

  三纲五常俺不表,

  说一段妈妈劝红妆。

  老妈妈正在草堂坐,

  叫一声娘的闺女听端详。

  我的儿长到十八岁,

  眼看就要离开娘,

  娘的话儿你要记心上。

  你一学黄四娘去织布,

  你二学裁布做衣裳,

  你三学描龙和绣凤,

  你四学巧女绣鸳鸯,

  五学寒窑王三姐,

  你六学贤良女孟姜,

  你七学说话莫高语,

  你八学磨房李三娘,

  你九学公婆面前多行孝,

  十学走路要稳当。

  专等婆家来娶你,

  我儿就要离家乡。

  花轿到了婆家门,

  下了花轿就拜花堂。

  拜花堂来拜地堂,

  拜完地堂入洞房。

  你坐床莫坐窗户口,

  防止你的表兄刺水枪。

  表兄表弟来闹房,

  你千万不要骂他的娘,

  你思一思来想一想,

  他不是你的舅妈就是你的姑娘。

  单等着婶子大娘来看你,

  你笑嘻嘻的迎进房,

  搬把椅子让她做坐,

  慌忙到茶烟点上。

  你婶子大娘出门去,

  你满脸笑容的送出房……

  她摸着大兰子的-->>小辫子,如泣如诉,哭中带唱,唱中带哭,在唱声和哭声中,大兰子上了王大光家接新娘子的小驴车,小驴车走了好远,还可以听到大姨那如泣如诉的声音:

  过了三天分大小,

  我儿你就要下厨房,

  进了厨房你要先洗手,

  拿一条围裙系身上,

  厨房里温好洗脸水,

  你放到堂屋正中央。

  你大喊三声门外站,

  你千万别进暗间房,

  防止你公爹穿衣裳。

  要是你大伯子来洗脸,

  你转过身子面对墙;

  要是你公婆来洗脸,

  你手巾搭在盆沿上;

  要是你丈夫来洗脸,

  你手巾递到他手上。……

  顶点小说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