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宇文化及的末路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称帝而称帝,其称帝的仓促程度直逼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而巧合的是,他们的结局也有惊人的相似,吴三桂称帝后不久病死,宇文化及称帝后不久被斩首。两个草头皇帝,时代不同,殊途同归!

  把宇文化及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个老朋友:窦建德。

  窦建德,王世充,李密,这三个人是隋末唐初最有希望与李渊争夺天下的人,而这三个人中以窦建德为甚。王世充尽管左右洛阳朝政,但政令出不了洛阳,顶多就是洛阳的窝里横,李密自从与宇文化及死磕之后损失惨重,自作聪明地投奔李渊更是自投罗网,到头来身首异处。总结下来,这三个人的排名应该是这样的,窦建德第一,王世充第二,李密第三。

  说起来,窦建德的起义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公元611年也就是大业七年时,窦建德就起义了。到公元617年正月五日,窦建德建都乐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这一年冬至,举行朝会,有五只大鸟聚集其宫,群鸟从之。同时有宗城人献玄圭,景城丞孔德绍曰:“以前上天是把这个祥瑞送给大禹的,现在授给了我们,不如国号就叫夏吧。”(昔天以是授禹,今瑞与之侔,国宜称夏。)

  自此窦建德改元五凤,隋末瓜分天下的蛋糕上也正式有了夏王窦建德的记号。

  不知道是称王之后素质有了提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这一年开始,窦建德已经不是一般的起义军首领了,而是逐渐显示出争霸天下的气质,在以刀锋争天下的同时,也学会了关键的一招:“以德服人”。

  窦建德率先使用“以德服人”是在河间郡,在这里,窦建德曾经围攻了一年有余,愣是没攻下来。

  这时皇帝杨广的死讯传到了河间郡,河间郡丞王琮率领官民祭祀追悼,城上的士兵放声痛哭,这一哭就惊动了窦建德。

  一年来窦建德用了无数的办法都无法攻克王琮把守的河间郡,现在王琮的放声大哭却给了窦建德灵感,他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想起了一句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死去的杨广将是窦建德打开河间郡的黄金钥匙。

  在王琮痛苦不已的时候,手下前来报告,窦建德派使节送来奠仪向皇帝杨广致哀,这个看似平常的致哀却准确击中了王琮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杨广已经驾崩,表达忠诚已没有了对象,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现在来看,窦建德就是那个可以依靠的有德者。

  下定决心,王琮向使节表示,愿意举河间郡投降,这句话窦建德等了一年,现在终于等到了。

  王琮出降,窦建德全军后撤三十里,大礼相迎,两人还一起谈论了隋朝衰亡。说到伤心处,王琮痛苦失声,窦建德也在一旁陪着哭泣,这一场哭打动了王琮,也打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