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八十九章 突然改制_大宋就应该豪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相随。”

  “好,有你支持朕,朕就放心了。”

  有没有这个支持是无所谓的,当君臣一心要做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可以做成的,如秦孝公与商君,当然,历史上变法者的下场都很惨,不过杨浩不怕,在老子有生之年,一定将那些想置我于死地的统统弄死,省的麻烦。

  当然,要做这事也不是赵构一句话就可行的,还是召集了郑居中,杨时,景王赵杞,童贯以及六部尚书等等要员齐聚。

  前有王荆公的变法为例,虽然王荆公的下场也不好,但大宋的官家们也都不傻,和秦王们玩了同一个套路,你变法是为了我好我知道,但是守旧派要杀你我没办法,你死就死吧,你的东西我还要用着。

  王荆公名义上是失败了,但真的失败了吗?推翻他变法的诸如司马光等人落到什么好了吗?当初那些推翻变法的现在不也都完犊子了?

  赵佶在位期间甚至还沿用了很多新法,其实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没有跳出来作妖的,变法就可以试运行,在试运行的时候再看是不是符合朝廷当下。

  所以要说反对,没有的,郑居中杨时赵杞都是提前通过气的,以文华阁为内阁,设立五大学士,通政司通传各部各州各府文书,六部给事分门别类。

  分化了相权,也让官家省事了不少,内阁五学士以票拟的形式来确定事情可为不可为,定下各项事务的基调,这种模式也让朝廷运转上更为通畅。

  都不是傻子,很清楚这种改制后是利大于弊,加上这六部尚书就不可能反对,怎么说?那就干喽。

  只是在大动作之前,侍卫司,殿前司全都换防了,林冲朱仝等人是紧锣密鼓了起来,开封府的差役们也都动了起来,怕就怕就个什么万一的。

  还得提一嘴,李朝阳这位老捕头终于是被吴择仁调到了刑部去了,立过大功的李茂春顺理成章接替了这个位置,这小子也是机灵的很,知道自己不可能跟随叔父的脚步,也没奢望真的能成为杨国公的眼前人,索性就一门心思的充当了林文清的心腹。

  其实杨浩也想到了一点,赵构之所以这么冲动的要改制,或许也是想要让人遗忘了姜醉媚生下一个帝姬的事情吧。

  赶在年前,朝廷突然宣布大变动,设文华阁,以郑居中为文华阁首辅大学士,加杨时,镇国公杨浩,童贯,景王赵杞为大学士,共同辅政,吏部择选官员入六科给事,另外设立通政司,以吏员充斥其中。

  杨浩少有的起了个大早,早就起来的谢子瑜在一旁侍候他穿衣,好在大宋的公务员制度没有大明那么苛刻,那真的是起得比鸡早的朝代啊,老朱家人那是实打实的变态,也不知道把人那么早弄起来是干啥的。

  从未入过的朝的杨国公这一回终于是不能再悠闲了,必须到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