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此消彼长(三)_文明破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东济南的省政府内,前来开会的各市长以及市委书记们等待的时候,有人忍不住说道:“山东本是何主席故乡,若是迁都到济南,也是件美事。”

  这是政协会议结束后,山东的失落。然而大家很清楚,此乃中央才有权决定的事情,大家也只是叹息,没人太认真。

  很快,省委书记陈德力与省长韩海涛两人进了会议室,这些交谈立刻停下。韩海涛也没坐下,直接走到黑板前,开始布置数据抽查工作。

  抽查的基础很简单,每1个县内先根据地形特点划分1些区。这些区并非固定的行政单位,而是根据相似的生产特点划分。每3个月,从这些区内扔骰子随机选出供销社,将其销售记录拿回来分析。

  市委书记和市长们搞不明白这么1份供销社记录能提供什么不得了的信息,不等大家问,前辽宁物价局局长韩海涛主动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在东北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是命令式的管理方式。省、市、县、乡、村,各种安排都有任务安排?大家能给个理由么?”

  同志们思索着,也不太确定,有人问道:“难道是因为何主席那时候在直接管理?”

  韩海涛微微摇头,“不。因为从何主席到东北之前,他就做好了与日本打1仗的准备。为了尽快提升战争能力,必须最大限度的挖掘东北的战争潜力。”

  许多同志早就有这样的感觉,此时被韩海涛亲口说出,会议室内响起1阵叹息声。有人已经激动的说道:“何主席真的太有远见了。”

  不等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中,韩海涛赶紧让同志们停止讨论,“此事等咱们有空聊的时候,再好好的聊。因为当时担心计划泄露,所以什么都不能说,大家才会感觉不清不楚。这个以后谈。现在要谈的是,我们已经解放了全国,此时的农村经济运行政策已经不再是通过指令方式,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或者这么说,1个是行不行都得听话,1个是听话是最好的办法,却不强迫。”

  读者身

  干部们对于这些话似懂非懂,基本不懂。韩海涛却也没有要大家自行领悟的打算,就给同志们分发了1份销售记录,由于内容比较多,两个人分到1份,凑在1起看。

  “这是济南附近1个村供销社最近半年的销售记录,大家看1下,非地主出身的群众购买的主要是什么,而地主出身的群众主要买的是什么。”

  在纸页哗哗的翻动中,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商品让大家看的有些头晕。韩海涛也有过这些晕头转向的时光,看大家眉头皱起,就把统计表发下去,这次是人手1份。数据已经经过汇总,销售情况立刻就清晰起来。

  非地主出身的群众,购买的是食盐、酱油、醋、食用油、针线等最基础的生活用品,都是低价商品。地主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