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三河交汇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吧,是什么让你决定,不远万里,来大明传教?”

  “自然是神学院,”汤若望终于明白了,“李先生是说,要在大明设立神学院?”

  “设立神学院自然不行,现在大明的百姓,尚未完全接受天主,”李自成循序渐进,一步步诱导道:“不过,你们可以在大明,奥,其余的地方现在恐怕不行,还是西宁吧,开办一所科学院,让学习们接受科学教育,你们就是科学院的教师,在教授科学的同时,也可以修正他们的品行,顺带着宣扬天主,一旦这些学子长大成人,谁能保证他们之中不会出现一两个大明的汤若望呢?”

  “啊……是,李先生的建议,真是太好了,”汤若望的双目顿时闪烁着熠熠的神采,但瞬息就消失了,“李先生,我们没有土地,没有教师,甚至连教材都没有,百姓会相信我们吗?”

  “当然不会,”李自成笑道:“所以需要我们的协助,当然,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

  双方随即开始了实质性的探讨。

  这所学院的名字,暂时就叫“西宁科技高等学校”,李自成任校长,兼任客座教授,在方便的时候,亲自去授课,汤若望作为常务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教师就是汤若望和他的两名助手安格里塔和博科,当然,学子们所用的教材,需要汤若望去编写,但需要得到李自成的认可。

  因为只有三名教师,李自成打算首期的学习,暂定为四十名,主要是十三到十五岁的接近成年的男子。

  第一期主要是强化班,学制只有一年半,目的是让他们及早成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虽然他们不可能将汤若望的学识完全复制下来,但他们至少能被汤若望洗脑,接受一些新兴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意识,有时候比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难能可贵。

  当然,开办“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所有开支,都是李自成来支付,与西宁女校不同的是,这些学子是没有粮饷的,但卫里向他们的爹娘承诺,一旦他们毕业之后,可以来卫里做事,至少也是一位小吏,如果成绩突出,还可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官员。

  由于筹办的银子都是来自李自成,他自然要掌握学校的控制权,至少要把握学校的方向:主要不是神学,而是科学。

  这样的学校,对李自成与汤若望来说,可以是双赢的局面,至少双方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第二日开始,“西宁科技高等学校”即将开设的讯息,便在百姓中传开了,特别是西宁城区,更是传得沸沸扬扬,百姓看重的不是学校本身,而是学子们的出路,只要经过这一年半的学习,就可以进入卫里成为吏员,甚至成为官员也不完全是梦想,对于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这不啻于给他们的孩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