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7章 集体智慧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播天主的福音,只要行为不是太过激,地方官府都会积级配合他们。

  不过,李自成要求他们以华夏的方

  式传播天主教,一句话,就是承认他的教皇身份。

  陈子龙倒也无所谓,罗马毕竟在遥远的数万里之外,皇上在华夏的地位,与教皇也没多少区别,甚至还高过教皇,但卫匡国、艾儒略两人犹豫不决。

  卫匡国、艾儒略都受过系统的神学教育,对罗马教皇忠贞不渝。

  但李自成告诉他们,汤若望早就承认了他的教皇身份和地位,这是传播天主福音必备的条件,如果得到官府的协助,天主教才会在华夏广为传播。

  听说西宁、兰州地区,信徒超过百万,达到当地人口的七、八成,两人再次犹豫了。

  华夏太大,人口近亿,如果华夏有一半人口信奉天主,信徒的数量就会与整个欧洲相当,这是多么大的成就?

  来到大明、华夏的传教士不少,但真正的信徒,却是太少,远远超出他们当初的期望……

  天主的福音在东方传播,离不开朝廷、官府的允许和支持!

  最关键的是,来华夏传播宗教的人,并非都是传播天主教,还有新教、恐怖教等等,如果华夏的皇帝一怒之下,皈依异教,并取缔天主教徒的所有活动,天主教数十年来的心血,岂不白白付诸东流?

  在陈子龙的劝慰下,卫匡国、艾儒略最终承认了李自成的教皇身份,但要求李自成的身份略低于罗马教皇,二人兄弟相称,罗马教皇为兄,李自成这个华夏教皇为弟!

  李自成暗笑,原来欧洲人也会玩文字游戏,不过,这样也好,这种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可以吸引西洋的传教士为华夏服务,在华夏传播科学。

  “兄”与“弟”有什么关系,谁说“兄”的身份就高于“弟”?

  是否承认罗马教皇,不是取决于卫匡国、艾儒略,而是取决于华夏的实力!

  李自成在松江府闲逛半日,府衙传来讯息,民用码头的事,也有了一定的着落。

  黄埔江口的吴淞口,的确是优良的深水码头,可以停靠大型船舶;在黄浦江东面的海岸线上,一个叫做复兴的地方,也发现了一个码头,初步认为可以使用,虽然不比上吴淞口码头,应该可以停靠中小型船只。

  李自成又等了两日,曹建的船队方才到达吴淞口码头,不过,人员没有登陆,货物没有卸载,稍稍停留之后,直接去了南面的金山卫,现在叫金山码头,是设置中船厂所在地。

  李自成亲自赶往金山码头,既是为了曹建,也是为了周清柔。

  临时搭建的金山码头上,海风吹拂,带来淡淡的泥腥味。

  李自成端坐马背上,看着远处的一条黑线,渐渐淡化成一个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等到露出舰船的形状,他才摘下腰间的望远镜,果然在甲板上看到一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