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200米复赛(上)_跑出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在给他欢呼,但此时他完全无心他顾,他需要稳定住自己最高的速度,尽可能的保持住。

  从起步,到加速,到途中跑,到最后冲刺,整体的运动员速度是冲线一个波峰的,他已经跑过了速度最高点,现在要的就是尽可能延长这个最高速的下降曲线。

  长期的200米训练经验让他明白,在弯道进直道是一个关卡,运动员的奔跑距离已经超过了一百米,很多前半程爆发力强的运动员,像他的队友沈运保,到了这个阶段,就开始不得不慢下来。

  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弯道技术一般,但整体去掌控着奔跑节奏的运动员,在进入直道后,将会跑得愈发舒畅,进入后半程的冲刺。相比起其他速度过了最高点开始快速下降的运动员,这一部分人更能够在直道中保持住自己的途中跑速度。在他的记忆里,他的对手末续慎吾曾经就是这么跑的。

  百米项目和二百米项目,强调绝对速度,上了跑道闷头就跑,但实际在奔跑过程中依旧是有着很多节奏掌控和速度分配。

  其中一百米项目距离太短,很多时候只能是强调节奏,速度分配是不适用的,而二百米相对其实已经用得上,前半程加速充分,以九分的力量去跑,能够让自己的平均的最高速维持的时间更长。

  这也是二百米项目中,对于起跑反应的要求要比一百米项目低一些的原因,他给了起跑糟糕的选手一个调整的时间。

  越过最后的一个弯道,杨光宗是在最左侧的第一道,他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是很清晰地感觉到,在他第二道的选手已经被他完全超过了。

  而眼角的余光扫过旁边,在其他道次隐隐约约还有好几个身影在他前面。

  运动员在跑道过程中是极度专注的,但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是必要的。

  在奔跑的时候,很多有经验的短跑运动员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用眼角余光,来确定自己所处在的名次和位置。这个过程很快,而且不是歪头斜身去看,仅仅是一瞬间,即便是摄像头近距离拍摄,也仅仅是看到运动员眼珠子微微转动。

  刘阳宇今年5月参加日本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夺冠后,赛后采访就有说起过,当他跨到第九个栏的时候,突然眼角余光左右一瞥,突然发现左右两侧已经没人了,那一刻他就知道,他的这个冠军已经稳了。

  追上他们!

  杨光宗此时心里只有这么一个念头,眼前已经是一条直线,他无法一眼确定终点线的在哪,但终点线区域站着的裁判和摄像师,已经在告诉他位置。

  不远了,还有七十米,六十米……就要到终点了。

  噗噗噗的脚步声里,八名选手如同一阵风般卷过跑道。

  赛场边,鼓噪加油的声音大得惊人。

  一个呼吸的时间,选手们就到了最后的一二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