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这还有天理吗?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时期的种种表现,在苏轼小小的心灵里种下过男儿大丈夫当治国平天下的种子。

  简单来说就是苏轼虽然还没考上功名,却有着“我要当韩相公、范相公那样的大官”的远大目标,他平时古今的书都读,还非常关心外面的事情,可以说是标准的士大夫苗子。

  要是后来没那么多坎坷,苏轼就是个怀揣满腔报国热情的标准北宋士大夫。

  一般来说,文人们大多是仕途失意文坛得意,只有当官路上遭遇坎坷才能写出感情丰沛的好作品!

  苏辂听着苏轼的谆谆教导,想到以后他堂哥可能被流放去海南岛吃生蚝,心里免不了有些感慨。

  回头他们要是有机会去近海的地方,他一定先让芸娘琢磨出生蚝的最佳吃法送给堂哥,免得他堂哥在海南岛吃不好睡不香!

  他这个普普通通的废物小堂弟,根本不可能弄懂瞬息万变的朝堂风云,思来想去也只能帮自家亲堂哥到这里了!

  堂兄弟俩都在为对方的未来忧心忡忡,错着频聊了半天,最终以苏辙来找他们去读书而告终。

  读书四人组齐聚一堂,苏轼便把李家延请名师的消息告诉苏辙和张恕。

  他们两个人的反应很一致,都和苏轼一样高兴,这些人他们平时就算是登门拜访也不一定能见着。如今他们被请到城东李家去了,他们说不准真能见着!

  三个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见到大佬们后要怎么介绍自己、请教什么问题,那态度简直比马上要去相亲还积极。

  苏辂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对这次拜访行动不太感兴趣。

  这些搞学问的家伙一定都是老古板,他一点都不想见,毕竟他既没有什么疑问想问,也没有什么志向要表达。

  等到苏轼他们讨论起要给先生们送什么礼时,苏辂顿时痛心疾首起来:小小年纪就学人送礼,教育腐败何时休!这趟拜访之行,他是决计不会去的,谁都别想他给人送礼,他,苏辂,绝不向这种恶习屈服!

  苏辙见苏辂一脸拒绝,不由说道:“辂弟,我们之中就你去过李家,回头还得你来领路。”

  苏辂敏锐地说道:“我把小翠借你们!”

  苏轼瞧了他一眼,说道:“我们准备到时去和张叔说一声,那日的功课就免了,既然你不去,那你一个人在家做功课可别偷懒。”

  苏辂一听,不乐意了。

  大家都不用读书,自己居然要留在家里埋首苦读,这还有天理吗?

  苏辂说道:“我觉得吧,我也跟去好了,那几位前辈一听就很厉害,我也想去聆听前辈们的教诲。都说听厉害的人点拨几句,胜过自己瞎读十年书,哥哥们都要去,我肯定也是要去的!”

  苏轼和苏辙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要治这小堂弟,还得摸清他的脾性对症下药才行。

  苏轼知道苏辂奇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