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多太的事情,要办。不可能专注这一件事情,而且即便他真插手,又能真比这些老臣能干吗?

  只有天知道了。

  王复回去之后,立即与彭谊摊牌了。

  彭谊这位五十多岁的大臣,虽然不失庄重,但是依然看出来,他并不是太高兴的。

  朱祁镇召集彭谊,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安抚,加油,鼓舞一二而已。

  不过彭谊当时都奏请朱祁镇,要求从工部之中拉走一批人。朱祁镇自然不会不准。如此一来,工部几乎一分为二。

  虽然彭谊有工部侍郎的官衔。但是在六部之中,与工部关系最不好。这种恩怨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六部体系瓦解之后,也没有改变。

  当然了,那个时候,很多人也不去深究,到底为什么关系不好,只是讨厌工部成为了传统而已。

  数日之后,锦衣卫就将冼景所有资料,甚至连冼景考秀才的考卷都拿来一分。

  朱祁镇细细看过,对冼景更满意了。

  冼景虽然屋里有几个贴身丫鬟,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妾室,也没有在外面沾花惹草。

  当然了这种标准,放在后世完全不可以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也就这样了。

  真正达官贵人,谁身边没有几个女人而已。

  冼景这种富豪出身,又不想走科举之路了。自然百无禁忌。却能自我约束,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了,真正要走科举之路的人却要注意一点了。

  毕竟而今是明中前期,而不是明后期,并不是大明后期,那种可以公开讨论春宫图的氛围。

  总体上来,大明前期社会风气也是偏严肃的。

  如于谦这般,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决不纳妾的,并不在少数。甚至这种风潮都影响到了弘治皇帝,弘治皇帝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中,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

  他有这种选择,也是受到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太祖皇帝有令四十无子,才能纳妾,当然有人不遵守,但是官员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遵守的,比如杨溥,比如李东阳,比如于谦,等等等。

  朱祁镇对冼景比较满意,就去对皇后说了。

  钱皇后听了,顿时大怒说道:“我不同意,我怎么能让我的女儿嫁给一个商贾之子!”

  朱祁镇说道:“冼家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家底也不薄,有佛山铁厂,今后广东商界就以冼家为尊了。”

  钱皇后面如青霜,说道:“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商人的,陛下不爱惜朝廷颜面,我还爱惜的。”

  朱祁镇有一种无力之感。

  太祖皇帝对商人限制不少,也确定了大明前期对商人总体的思想,那就是限制。不管商人有多有钱,不能穿丝绸,不能着丝屡,等等等。

  总之,不管商人再有社会地位,区区一个穷秀才都能看不起。而这种不看起,还是被整个社会体系支持的。

  哪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