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触,还在进行之中。

  这一件事情,是当时官府负责。中央是杨荣主持。

  太皇太后既然无意介入草原纷争,自然不会将阿岱汗看做奇货。而是将阿岱汗当做了做麻烦。

  甚至瓦刺也知道了,瓦刺不敢轻举妄动。

  瓦刺使者在朝廷,又是示威,又是请和亲的。其意所知,未必不是阿岱汗。

  太皇太后一面力据瓦刺。毕竟阿岱汗是南下投奔本朝的,总不能将阿岱汗交给瓦刺,如此一来,蒙古人谁还来投奔朝廷。

  只是阿岱汗与朝廷的条件,也是谈不拢。

  阿岱汗本身,想在大明的支持之下,成为大明外藩,在塞外为大明屏障,甚至可以受大明册封。

  但是太皇太后却是务实多了。

  这种外藩,大明又不是没有册封过,兀良哈三卫就是洪武年间册封的外藩。只是他们而今早就在草原之上,首尾两端,不再听从朝廷的话了。

  宣宗皇帝打的就是兀良哈三卫。

  而今再册封一个外藩,有什么用?

  指望蒙古人有什么忠义?何其愚也。

  当然了,并非没有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蒙古人,就是蒙古鞑官,即便是崇祯年间,战死的满桂将军,就是蒙古人出身。

  故而太皇太后的意思,是让阿岱汗入朝,封侯或者封公,都可以商量,麾下的士卒,也是各有封赏,补充到沿边各卫所之中。

  如此一来,双方都谈不拢。

  彼此使者来往不断,最后太皇太后觉得拖一拖阿岱汗。

  反正而今着急的人,不是朝廷。

  只是这一拖,却弄出事来,一来阿岱汗的处境,日益窘迫,二来他也窥破了朝廷卫所的的虚实。

  具体是矛盾激发,还是别的事情。反正阿岱汗一打。发现,原来大明朝廷不过如此。

  既然有东西可以用刀兵获得,阿岱汗就不与大明谈了。

  阿岱汗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真正臣服朝廷的心思。不过是事不得已而已,只是而今他发现了另外一条路。

  那就是胜利本身,只要他带着麾下的蒙古人一直得胜,他们就会效忠阿岱汗,阿岱汗决定在西北大抢一把,然后再退回草原之上。借这样的胜利凝聚人心,聚集流散部众,说不定还能与瓦刺争锋一把。

  说实话,朱祁镇对太皇太后隐瞒他,并没有生气。

  毕竟朱祁镇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虽然名为皇帝,实际上不过是储君而已。大明朝真正的主人,是慈宁宫。

  朱祁镇很理智,没有在太皇太后允许之下,他根本不可能越界。

  即便他知道这一件事情,恐怕也没有办法改变情况,不过,他真正的生气的是,西北卫所的状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阿岱汗有多少人?

  朱祁镇其实细细算过阿岱汗,阿岱汗麾下有多少人,即便朱祁镇往多里算,阿岱汗所部,也不会超过万骑的。

  原因很简单,草原上是有人力是有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