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洞悉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最少,在太皇太后心中,仁宗皇帝就是这样的形象。

  此刻她不得不反思,是不是他逼得太近了。

  杨荣说道:“恭贺太皇太后,陛下所言,可以称之为睿智。”

  太皇太后说道:“哦?何出此言?”

  杨荣说道:“其实陛下不提,臣过一段也是要说的,瓦刺坐大,非朝廷之福。”

  杨荣能得到宣宗皇帝的重用,就是因为杨荣在军事上的造诣。

  天下所有卫所,关卡,地形,都在杨荣胸中,大部分将领的履历,杨荣都如掌观文。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资料库。

  所以对瓦刺兴起带来的变数,杨荣也有关注。

  不过,他作为国家大臣,也知道是有轻重缓急。而今之计,头等大事并不是瓦刺,而是皇权稳固。

  瓦刺虽然兴起,但是底蕴毕竟浅薄,内部也有矛盾,数年之间,是不可能威胁九边。杨荣自然要先放一放的。

  但是放一放是放一放,并不是说,这一件事情是不存在的。

  太皇太后面色有些凝重,说道:“皇帝所说的,是真的?”

  这就是太皇太后的局限性了。

  太皇太后见识过战争所过,遍地疮痍的景象,但是对战略形势,却不怎么敏感。

  这或许是女主的局限性。

  即便是英明神武如武则天,也是对外屡战屡败,也幸好,当时大唐的底子厚,容得了他败家。

  太皇太后也是如此。

  在权谋之上,不下任何皇帝,但是在军事上,却有一些短见了,或者说有一些想当然。

  太皇太后这一生见识的,都是太宗皇帝如何猛攻北虏,打得北虏不敢南下。瓦刺即便一统草原,又能如何?

  太皇太后并不觉得,瓦刺有底气南下。

  但是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就不样。在朱祁镇口中说出来,太皇太后仅仅能信一小半。

  但是这样的话,在杨荣的口中说出来。却由不得太皇太后不信。

  “臣不敢欺瞒太皇太后。”杨荣说道:“瓦刺之主,只要想有所作为,就必然南下,朝廷与瓦刺之间,必有一战,只是这一战,是大是小,臣一时间,却也预料不出。”

  杨荣作为朝廷之中最明军事的文臣。

  对战略形势的判读,比一些将领都好,毕竟大明很多将领,都是那一种勇将,指挥一两场战事,却是可以的。但是在大战略上,对两国形势判读,未必比得上文臣。

  太皇太后皱眉说道:“何不早言之。”

  杨荣说道:“臣与先帝商议过,先帝本意整军备战,御驾亲征。只是天不假年。”

  太皇太后也是叹息一声,说道:“我儿尚在,何忧瓦刺。”

  杨荣说道:“太皇太后也不用忧虑太过,对于瓦刺,臣有一策。”

  太皇太后说道:“讲。”

  杨荣说道:“瓦刺脱欢拥立脱脱不花为大汗,然自称淮王,太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