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起。将湖水全部放出来,只是三角淀一带地势很低,根本不可能全部放出来。”

  这也是于谦无奈的之处。

  三角淀这里之所以成为河北最大的湖泊,正是因为地势,如果不是因为地势。他即便是将六个闸门都打开之后,三角淀之中,还有存留相当多的水量。

  朱祁镇看着这一个铁闸。铁闸并没有在堤坝之上,而是在堤坝上有一个高台。或者不能完全说是铁闸,而是一个木铁相间的结构,两侧都有城门一般的平行转轮,两侧有一头铁鼠,一头铁牛。应该是配重。

  而平行转轮两侧有六头耕牛。朱祁镇一看就知道这个铁闸乃是用畜力拉动转轮才能缓缓的拉起来。

  这种机构,与城门之处千斤闸相差不大。

  而且朱祁镇听于谦说有六个铁闸,一个铁闸两侧有两处配重,也就是十二,想来这铁闸的雕像,就是十二生肖。

  后世十二生肖,仅仅是属相了,但是而今这个时代,十二生肖代表是天干地支,想来用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月,这就是无时无刻都要守护。

  朱祁镇叹息,他越发感觉到于谦借助天然地利,似乎想将这三角淀改造成水库,他心中暗道:“也幸亏放不完,否则我就担心这个堤坝能不能支撑住了。”

  要知道三角淀方圆百里,具体多大,因为三角淀季节性变化,很难统计,但是想想就知道这么多水,压力有多大,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纵然于谦在这一条堤坝上下了血本,从打地基开始,就不惜代价,要知道重修三大殿才用了七十万两,这一条看似平平无奇的大堤,造价近乎三大殿的三倍了。

  但是朱祁镇并不觉得,这个时代的施工工程,能承受这么大的水压。

  不过,即便如此,朱祁镇对这一条堤坝还是十分感叹。中国人并不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变成了基建狂魔了。

  如果看历史上的营造工程,就知道中国人天然有这方面的基因。

  于谦又继续介绍,他治理三角淀上面的作为。

  在修建长堤的时候,他已经先修建一道夯土堤坝,然再向下挖了丈余,因为湖中水浅,几乎是一两尺就出水了。

  即便是在旱季之中,也是如此。

  于谦主持一边排水一边继续挖掘。最终保证了长堤的石头地基,也保证了大坝西侧乃是整个三角淀最低的地方。

  但是这并不是治理三角淀中,土方量最大的工程。

  他测量多年三角淀的范围,取了一个中间值,让百姓从三角淀之中取土,建立一道长打数百里的堤坝。

  这一条堤坝并不是太结实,是寻常的夯土坝,但是土方量却是最大的。

  硬生生的将周围垫高了两丈有余。将三角淀之中很多地方,都挖下去半丈有余。于谦还下令百姓在湖中种藕,然后每年旱季的时候,将湖底再挖一遍,泥土都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