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极光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会来到这里,于是立即派人去北海之中打渔,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真打到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如果竖起来,比人都高上不少。

  在很多人看来,几乎都成精了。

  朱祁镇也不知道是什么鱼,但是从这鱼的一些特征来看,好像是海鱼。

  只是鱼是好鱼。

  北海当地人的厨艺是相当的差劲。而且什么样的工具配料都没有,来的御厨,只能建议吃鱼脍。也就是生鱼片。

  生鱼片并不是日本人专利,而是古人早就吃惯的食物,脍炙人口,这个脍就是知生鱼片。不过朱祁镇还真没有怎么吃过。

  一方面是生鱼片之中有寄生虫,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脍吃的就是一个鲜味,而北京附近有什么大江大河,别处运到北京的鱼,即便是活着,也不新鲜了。

  朱祁镇享受过鱼脍之后,就在北海岸边眺望。

  倒不是朱祁镇不想上船,只是北海之中的船太小。

  北海并非内流河。

  但是北海的出海口在北极圈之内,与其他河流并不相连的,北海上的船只,都是北海千户所用来打鱼的船,都是北海千户所的木匠建的,北海附近的大木不少。只是这木匠的手艺,却值得怀疑。

  虽然在古代中国木匠是很普遍的,几乎每一个村子里面都有几个木匠,甚至但凡是大部分农夫都会一点木匠活。但是真正木匠高手,是不会在北海千户所里面。

  这渔船毕竟小也就算了,但是质量也存疑。

  怀恩等人力劝朱祁镇不要上船,朱祁镇也没有办法。

  不过在,北海南岸纵马一番,朱祁镇也觉得心旷神怡。他对石彪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吗?”

  石彪说道:“臣不知。”

  朱祁镇笑道:“父皇去的早,朕几乎是措不及防,就位居九五。当是时也,大明西至哈密,东至辽东,南到南海,北不过是九边而已,朕奋力五十年,大明在朕手中,几乎扩大了一倍的土地。西至伊犁,东至长崎,甚至东南最远之处,已经在爪哇之东,北至此地,西南新定缅甸。是大明前所未有之盛。只是朕都看不了了,也不可能看到了。”

  南洋地区情况复杂,再加上海上风险,群臣都不可能允许,至于去伊犁?更不可能。

  朱祁镇根本不能对伊王有特别的关注,他去伊犁,对伊王本身并不好。

  而北海就是朱祁镇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况且,此地从来是中原王朝之大患,臣自觉登基以来第一大功,就是北征草原,列郡漠北。此乃朕第一大功,朕总要来看看吧。”

  很多人说,人老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特征。

  比如不关注具体事务,反而关注于身后名声,历史地位,后人评价等等。

  朱祁镇也是如此。

  朱祁镇也知道,他在内政上的很多措施,是仁者见仁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