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南洋都司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即便胜利,对太子来说,也是锦上添花,但是一旦失败,就会大大损伤太子的威望。

  甚至动摇储君之位。

  但是太子想过很多办法,都无法动摇朱祁镇的想法,只能照着做了。

  不过基于刚刚的原因,太子宁可稳一点,也不愿意冒险。

  故而,他迁移治所,遥控南洋爪哇战事。

  因为有大明为后顿,以占城,真腊,暹罗等大大小小的婆罗门教与佛教为主的国家,纷纷支持满者伯夷,对抗淡目国。

  这反而引起了回回教的反弹。

  于是这一场大战,断断续续打了好些年,还没有终结的意思。而且扩大化了。早已不是满者伯夷与淡目国爪哇岛上,新旧霸主的事情了。

  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是藕断丝连的关系。经过大明的撮合,自然能走到一起。

  只是印度教总就不行的。

  如果行的话,也不会在印度本土上,都被别人压着打了。

  没有大明的支持,早就崩盘了。

  很多时候,太子不得不指使一些汉人力量参与进去爪哇之战。刚刚开始回回教还不清楚,时间一长,谁也不是傻子。

  回回教与大明的对抗,也不仅仅是爪哇岛上了。

  虽然爪哇岛乃是南洋的中心。但是南洋不仅仅是爪哇岛,还有其他地方,比如旧港都司在施长安之前,施长安的姑姑与姑父,就投奔了回回教。

  双方的对抗不仅仅是战争之上,还有文化之上,这也就失望为什么陆家一到旧港,会被如此礼遇的原因。

  当然了,太子对于领军南下作战,还是有一些疑虑的。这才没有站上前台,而回回教这边,他们霸占这南洋到阿拉伯的航线。但是他们同样需要的大明的货源,还有畏惧大明的强大,也不愿意撕破脸。

  毕竟,他们这些回回教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内部也有矛盾。

  只是这种对抗,让太子有些不好掌控局势,他又不想去南洋,虽然大明在南洋有两块飞地,但是这两块飞地都有地头蛇。

  南洋卫更不用说了,在大海之中一个小岛,根本不能屯驻大军。

  能去的只有旧港。

  但是旧港施家兵强马壮,作为大明插在南洋的一根钉子,得到了朱祁镇的关注,以优先级非常高的得到了大明各种武器与资源。

  施家兵马数万,商船更是数百艘,又是南洋汉人之首。背后又有皇帝的光环。

  太子去了,强龙与地头蛇之间,恐怕也不会愉快。

  这才有太子思来想去,派刘大夏勘察南洋各地,寻一个立基之地。最后就是这里了。

  不过太子忙于南洋事务,对嘉定城之中的大小事务,都是有刘大夏处置的,而刘大夏也正式成为太子庶子。并主持南洋都司政事。

  刘大夏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事情,用了三年的时间,开出数万顷水田,可以让大军粮食自给自足。

  并且招募了不少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