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5章 肉身成圣_峥嵘仙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结果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

  王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三十五天后宣告结束。

  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

  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王守仁一生中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于人之“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至此,王守仁已经被人界诸方万民视为圣人,心学也广为流传,真可谓肉身成圣。

  王守仁巅峰之时在天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