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过渡章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三问还是仔细的完善了崔玄分析的难点和处理手段。

  消费凭证只是最无奈和直接的办法。

  与无法服兵役的人有所处罚一样,不纳税,或者有不当行为,入刑才是最有震慑力的办法。

  经济制裁手段,很多人会心怀侥幸。

  甚至算一笔账,十倍的处罚,如果我逃脱十次以上被抓一次,都是赚的。

  但是刑事手段,逃税达到多少,直接判流刑或者笞刑,对法律心怀敬畏的人就会选择顺从。

  再用杀鸡儆猴的手段吓唬一二,效果更好。

  崔玄也很理智的选择将这份奏报压下来,等待合适的时机。

  沈三问改了许久之后,回过神来。

  教育改革字还没一撇呢,这事又来了,要做的事情居然越来越多了。

  麻烦。

  改完后,沈三问也没将东西留在手里,而是还给了崔玄,让他好好斟酌,说不定能想出更好的计策,以后实施。

  教育改革的事,沈三问还是没让崔玄插手。

  王成三人与他不熟悉,他又不可能在三人手底下做事,其中的关系很难调和。

  也没有调和的必要,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就是裸的考验这个人虚无缥缈的忠心。

  终于一日会耗尽人的忠义之心,将他逼到诱惑的那一面。

  随着准备工作就绪,张扬一趟趟运送进京不可计数的铅笔,还有文部收购的堆积成山的纸张,朝廷招募的教师队伍也齐备,这场改革也终究要踏出第一步。

  这是经不起试验的一件事情。

  必须快速的向全国推广,得到人们的拥护。

  王成三人一人带了三四个人的小队,开始迈向全国的步伐。

  这些纸笔随着他们的护卫队一同出发,等到他们的演讲达到一定的火候,凝聚住当地的气氛,向一地的人宣传清楚教育的具体政策,就开始选址成立学校,招募学生,统计数目,留下适量的物资。

  行程很紧急,任务还繁重。

  沈三问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他们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可以随时折返,他一定定好以他们最终停留的地方为这次改革的初步施行地区。

  他们到哪里都行。

  不过,三人都没有简单的敷衍了事。

  王成每到一地,都会查清一地的户数,如果没有三分之一户的人前来听课,他会一条条街去说。

  欧阳林则是每到一地,先将歌谣交给那些小朋友,让他们在市井间唱起来,然后传达给他们的父母,最后一样的,没有足够的人,他便让人一户一户去请。

  吴胜宇的办法要更加拙劣些,他不看户数,也不利用当地的人,他只移动他自己的位置,每到一地都是换几处演讲,敲锣打鼓吸引住很多目光,然后一字一句的跟他的听众们都说清楚。

  人都爱看热闹,遇到热闹的事都会凑过来。

  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吴胜宇的进度是最快的。

  他选择忽略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