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回娘家_八零离婚创业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要是不安排好后手,这个婚离得拖拖拉拉不说,搞不好还会伤害到两个女儿。

  先缓一缓,徐徐图之,这样她才能带着女儿远走高飞,一劳永逸。

  周秋萍没再回冯家,出了卫生院,她就带上孩子回娘家。

  除了阿妈,还有谁能帮她照顾孩子呢?

  临走时,方护士还塞了两把大白兔奶糖给青青,要不是周秋萍背上要驮一个,手上还得抱一个,实在没手拿更多东西,方护士还想再给她带两斤红糖。因为周秋萍又给她捉了回知了猴,比上次少,可也足足有百只了。

  青青趴在妈妈背上,嘴里含着奶糖砸吧,半天才分出舌头说话:“妈妈,真好吃,比妹妹奶粉好吃。”

  周秋萍好笑:“少吃点糖,当心以后都是小黑牙。”

  小丫头振振有词:“护士姐姐说掉了会长新牙。”

  周秋萍乐了,哎哟,这小东西,还一肚子歪理。

  镇上到她娘家下河村足有十里地远,还没公交车。大夏天的,人扛着两个孩子走在太阳底下简直能累死人。可娘儿俩说说笑笑,再配上不会说话的小女儿的咿咿呀呀,居然也叫周秋萍一步一步走回了娘家。

  村里人瞧见周秋萍,主动打招呼:“秋萍回娘家了啊,二强怎么没送你啊。”

  上辈子,自从阿妈过世后,周秋萍基本上没再回过娘家。现在对着村里人,她基本上也认不清对方的脸,只能含混着回应:“娃娃想外婆了,我回家看看。”

  村民虽然好奇,但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也不好凭空编排,只能笑着拿孩子说话:“那好,喊你外婆割肉给你吃。”

  青青高兴地喊话:“我给外婆吃糖!”

  她有一口袋的奶糖呢。

  周秋萍没跟人多寒暄,带着两个女儿走回娘家。

  周家挺显眼的,整个村子唯一一栋二层半的小楼就是周家。

  周秋萍的爹生前是木匠,在农村,即便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木匠这样的手艺人也比种田的农民挣钱多的多。

  周大爹攒了一辈子也省了一辈子,愣是盖起了全村独一份的小洋楼。房子是他亲手设计的,烟囱朝里开,冬天洗澡间不放炉子都热烘烘的。可惜这小楼他没住上一天,他老婆跟女儿也没享受过一日,因为房子是盖给周家嗣子的。

  周家老两口只有周秋萍一个独生女。周秋萍都以为自己要招女婿的时候,周大爹又从老家本家那过继了个儿子。

  这种事在乡下不算稀奇,可人家过继孩子肯定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人接

  到家里来养,这样才能养出感情来。

  但周大爹也许是不到老婆绝经都没放弃生自己儿子的念头,愣是到绝望之后才匆匆忙忙过继了个比周秋萍年纪还大五岁的儿子,还给人盖了楼房娶了老婆才放下心来让人给他葬礼上摔盆。

  子不嫌母丑,周秋萍不好吐槽自己爹妈脑袋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