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百编之法_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于是,李逸就冲泰山吩咐:“你去家中取些抽匀的竹丝来,我在此处等你。”

  泰山闻言,赶忙站起身来,从身后的竹筒里抽出了一把抽好的竹丝:“上仙,自从上次小子错过仙缘之后,每次出门,都会带好竹丝,就是怕再错过仙缘。”

  “既然如此,你且呈来。”

  李逸伸出手来,泰山马上恭敬的将竹丝呈了上来,送到了李逸手前。

  拿过竹丝,李逸用手拈了下,这些竹丝都已经熟了,是上好的竹编材料。

  竹编是华夏传统的工艺,流传了数千年,各地都有着自己特色的竹编技法。

  比如川省的瓷胎竹编,竹丝宫扇,都是名噪一时的朝廷贡品。

  但川省的竹编,需要用到当地的无节瓷竹。

  而泰山所处的地方,是后世的浙省区域,这里的竹子品种不同,所适用的技法也会有些许的差异。

  不过技法万千,竹编的基础工艺,各地都是相同的,基本上都要经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而编织的手法,也大都以经纬编织法为主。

  泰山目前掌握的,就是这种最古老的经纬编织法。

  但在这种经纬编织法的基础上,可以穿插各式各样的不同技法,比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等,技法足有一百多种。

  李逸抽出一根竹丝,打量了下粗细,点了点头:“差不多够用了。”

  泰山闻言,赶忙说道:“上次我见了上仙的鱼篮,所用竹丝纤细无比,所以自那时起,小子就自己琢磨着用这种细竹丝编些物件了。”

  说着,他就拿出了一个小竹壶,呈给了李逸。

  李逸接过来看了眼,发现这竹壶虽然用的还是最基本的经纬编织法,但因为竹丝够细密,也已经可以盛水不漏了。

  见状,李逸不由赞叹的看了眼泰山。

  怪不得人家能成为一代竹编名家,如果是普通人遇到仙缘,恐怕满脑子都是靠着仙缘一飞冲天了。

  可泰山却并没有放弃努力,他依然在尝试着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来提升技艺。

  见状,李逸就冲他伸手:“取竹片来。”

  泰山闻言,赶忙送上。

  李逸将竹片打底,口中说道:“细丝竹编,此地最上等的原料是水竹,若用本色编,就用青篱竹。

  竹编之物,不能一味求精细,须粗细并茂,方能千姿百态。

  若想编出精品,须以经天纬地之法为基,辅以百编之法,方可一心自如。”

  说话间,他十指纷飞,一根根竹丝飞舞,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个茶盒的底座。

  跟着,他又将底座拆开,重新编织,没一会儿又变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茶托,上方的纹路形成了一朵精美的兰花。

  一边拆,一边编,李逸向泰山演示着竹编的技法,口中介绍:“此乃挑压之法,此乃花栋之法,此乃窜丝之法,此乃纹丝之法,此乃弹花之法…”

  很快,他就演示了十多种技法,泰山盯着他翻飞的十指,看得目眩神迷,面色涨红。

  李逸能理解他的激动,这上百种技法,无论任何一种,都凝聚了无数人一生的智慧和精华。

  对于泰山这样热爱竹编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精神大餐,他正在疯狂吞噬吸收,如饥似渴。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