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风急雨_元秀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床柱上,悬挂着色如烟罗的软帐,竹床不远处靠窗的地方,另设了竹案、竹榻,角落另有一张琴台。

  采绿好奇的推开了向着山顶的小门,去到外面走栏,不多时便兴冲冲的折了回来对元秀道:“阿家去外面瞧一瞧,郭四郎当真是个妙人儿!”

  元秀被她说得起了好奇心,问那管事道:“外面是什么?”

  那管事也凑趣,并不戳穿采绿所见之景,只神秘一笑道:“还请贵主移步,一望便知。”

  出了那扇小门,元秀不禁哎哟一声——门后走栏、美人靠都与楼前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原本以为楼下小溪只是流淌而过,却不想,在楼后稍高之处,竟筑了一道水坝,堵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恰恰可供楼中人靠在那排美人靠上,临水照影。

  来自山顶的水清澈见底,池中种得却不是常见的茭白、芙蓉之类,而是色泽深碧的睡莲,此刻刚过晌午,有开有闭,颜色红白交错,时见藕色,叶片却俱是一色的油碧透亮,那种绿当真是绿进了人心里去,莲叶田田之间,依稀可见游鱼之影,池边一株两人合抱粗细的垂柳悠然而立,枝条长得拖到水面,引鱼群争而噬咬,再往上,却见枝叶茂密、草木葳蕤,只见一条青石铺砌的曲径在其中若隐若现了。

  峰上的风带着远远近近的草木之气自四面八方吹来,直灌入袍袖之底,明明烈阳高照,这时候却一点也不觉得炎热,薛氏在旁深深吐了口气,这一番旅途劳顿,却因为山间暑气难至,显得精神奕奕。

  元秀站在栏杆边低头看了半晌自己的倒影,叹道:“还换什么地方?这会我就觉得行宫也未必有这里好了。”

  “九娘就是贪图新鲜。”薛氏听到她这么说忍不住调侃道,“是谁连着几年从华清宫回长安时都一步三回头,当初还缠着先帝要把那边的温泉都带走的?”

  她说的却是元秀小时候的事情了,骊山自古就以汤泉出名,本朝为了避暑,自太宗皇帝时就在骊山北麓建起离宫,初名汤泉宫,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玄宗皇帝尤其喜幸此处,甚至有几年还携贵妃在离宫长住。自安史之乱后,颇有一段时间因朝政动荡,华清宫人久不见圣颜,但宪宗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每年倒有余暇率六宫及百官前去避暑。

  元秀作为宪宗皇帝膝下唯一嫡女,又由后来代掌后宫的王惠妃亲自抚养,宪宗每每携人往骊山避暑,总也少不了她一份,因她当时年幼不能久泡温泉,偏生元秀天性喜水,薛氏盯她盯得很紧,所以有次伏日结束,秋风乍起,圣驾将回长安时,恰好召众子女至御前奏对,宪宗皇帝见元秀小小年纪却面有郁色,惊讶之下便将她叫到身边询问,谁知道元秀张口就要他将汤泉搬一口去长安——当时左右有善谀者便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