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大胆假设_造个系统来读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机器,或者其他说不上来的什么东西,总之不是一个人。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为自己的任何事做主,只能按照他的意志运转,我必须把自己伪装得毫无缺点,展示给他的那些人看。我不想他对我这样,我想他对我好一点,有点人情味,呜……”

  黄韬今年十九岁了。

  大男孩,在班上给人的形象是沉默寡言,努力到几乎有点变态的程度,班上同学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压抑而紧张的气场。

  此刻,他在一个“同龄人”面前,哭得像个傻子。

  唐明耀没有阻止他哭,看了几本书的他,知道在做心理辅导时,对方哭是最正常的表现。

  如果你做完一个辅导,人家没有任何感触,那才是失败的。

  当然这个感触,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对方哭,笑或者其他什么感触也可以,总之一定要触摸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过了几分钟,黄韬渐渐控制住了情绪。

  他抹了抹眼泪,不好意思的说:“我不该哭的,这很没有礼貌……”

  唐明耀说:“你爸不在这里,这件事除了你和我,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你爸更不可能知道。所以,你大可以想哭就哭。”

  黄韬摇了摇头:“这是礼仪。”

  唐明耀也跟着摇头,不过他摇头的意思跟黄韬不一样。

  这大男孩,已经被他父亲影响到了骨子里,短暂的敞开内心世界之后,就又迅速封闭了起来。

  “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吧。你中考没有考好,在人生最重大的关卡上失误了,这件事你没有做到你爸的要求,所以他会说那样的话,你也会想去证明自己,证明那次中考仅仅是一场意外,并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是这样吗?”

  “对。”

  “中考你失误的地方在哪里?”

  “忘了。”

  “上一次高考呢?”

  “状态不好,考试时胡思乱想。”

  唐明耀暗暗皱眉,逻辑不对!还是少了一环。

  心理学上的逻辑,和数学逻辑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但心理学上的逻辑,很多时候比数学逻辑更难理清。

  就像做证明题,因为——所以——再所以——最后所以,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

  数学上,证明步骤少了一步,很容易被发现,但在心理学上,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他想了想,又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考出好成绩的实力吗?就像你一诊时,700分左右!”

  “有!”

  “很确定?”

  “我……不胡思乱想的话,很确定。”

  唐明耀再问:“你为什么要在重大考试时,胡思乱想?”

  “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还有吗?”

  “想不出来了,我觉得没有了。”

  唐明耀点了点头,说:“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也许对你有些冲击,但是请不要愤怒,认真审视自己好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唐明耀才接着说道:“人是有逆反心理的,我们从出生到成年,会经历三个叛逆期,这是成长规律,不会因为性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区别只是,每个人对叛逆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从你之前的言语中,我听出了你对父亲对你高要求这件事,有伤心、也有潜藏的愤怒,但是你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反抗……你的叛逆被他压抑了,于是你理所当然觉得他是对的,按照他的要求去完成一切,努力证明自己给他看。”

  “那么,你为什么会在重大考试失误?你自己也说了,你有考好的实力,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作为旁观者,我感觉你只是表面上控制不住,在潜意识层面你是能控制的,但是你的潜意识不想控制,故意让它混乱。这么说你能理解吗,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

  “因为表面的叛逆被压抑,你无法在意识层面上反抗你的父亲,所以你用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就是在重大考试上,用考砸这种方式提出抗议!”

  说完这些,唐明耀又在心里默默的补充了一句:“只有这样,整个过程的逻辑链才是完整的。”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