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万里水路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诛。”

  杀人者死是朱祁钰讲的第一个公平,那么第二个公平就是扰民者诛。

  相比较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军显然是强势的那一方。

  杨俊话锋一转,厉声说道:“但是若是有扰军者,干扰大军调动延误军机,袭扰大明军队平叛安民者,一律按叛军论。”

  “莫要自误。”

  大军是暴力机器,如果有人胆敢袭扰大军,干涉大军的平叛,大明军队肯定不会饶恕他们。

  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没有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义务的说法。

  大明军队带来了安定的同时,对百姓的要求并不多,如果这么简单都做不到,那和叛军无二。

  军队条例上,从来没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条例。

  朱祁钰用厚赏增加军队犯罪的成本,但是并没有没收大军安定四方的武器,对于什么行为是等同叛军,大明军队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其中的界限就是袭扰。

  袭扰就是袭击扰乱。

  杨俊要跟熟苗说清楚,哪些是绝对不要做的事儿,比如投砸石块、张弓瞄准等等这些都会立刻引起反击。

  大军是强势方,手中握有火铳,是训练有素的暴力工具。

  杨俊先划出了线,这条线很低很低,大低到熟苗们议论纷纷,一个熟苗试探的问道:“军爷,就是说,我们不扰军队,大军就不会侵扰我们了吗?”

  杨俊点头。

  “烧杀抢掠都不会?”

  杨俊再次点头想了想,解释说道:“苗民苦寒,颇为穷困,一家资财,还没有一把火铳贵,为何要抢?”

  “敬请安心。”

  杨俊这番话颇为瞧不起苗民,但是就是这番话,却让熟苗松了口气。

  原来是看不上啊!

  杨俊无奈,宣谕政令他们不听,大军说他们不会烧杀抢掠,他们不信。

  但是说他们穷,抢他们浪费铅子火药,他们反而觉得合理了。

  杨俊厘清了双方权力责任之后,笑着说道:“我们将会在附近的地区,陛下手中持有湖广等地的天气,会在贵州等地,更换一批田亩作为官田,进行耕种,若是手中有地契田亩,可以前来更换,或者贩售。”

  “这些田亩都是官田,关于农庄法诸多事宜,还是请掌令官宣谕政策。”

  对于农庄法,贵州百姓了解不多,十万大山信息闭塞,又不住官道附近,比湖广那些偏僻地区都不如,他们甚至连大明发生了土木堡之变都不太清楚。

  但好在农庄法并非新鲜之物,在百姓看来,不过是更加复杂一些的军卫法而已。

  这让杨俊松了口气,大明当年四处设立卫所,即便是在永顺宣慰司、播州宣慰司,也有军卫所。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还是以甲里生活,只不过多了掌令官管理,多了人教他们读书识字。

  虽然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同,但是有书读,有军卫儒学堂设立,对于百姓而言,乃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