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昨天逛了一圈架空历史,心凉了半截_都督请留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疑我的史料有问题,我便直接喷他一脸:不懂就滚,这是幻想时空的朝代,你说个鸡呢。

  我的史书跟你不是同一本!

  不跟读者去对史料,这种感觉真爽,仅次于打脸读者提供的半吊子史料。

  所以唐朝不必是唐朝,宋朝也不必是宋朝,大体有个模样,就能很自如的写一本好书了,如果史料还很真,那简直是业界良心。

  历史的细节不需要太严格,只要自成体系就行了。

  读者看书只是靠感觉,让他们爽了,不要在意其他细节。

  读者只想看自己脑子里幻想的历史,而不是严肃历史观的历史。

  所以东晋的书,剧情就应该写王羲之和谢道韫,而不是在田里劳作到三十岁不到就会死,牙齿全黄还很丑的农民。

  农民再真实,没有王羲之有才华,没有谢道韫漂亮,写他作甚?又没有人看。

  然后优胜劣汰之下,东晋的朝代就变成了一个靠写书法和画画也能混到顶流的朝代,一切都那么美好,如果会投胎那就更爽了。

  东晋的皇帝都是傀儡,头上没有这座山压着,混到世家里面就成顶流,人生大赢家……等等,为什么这么好的朝代居然是乱世?

  算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只要看人物刻画就行了,这些不妨碍主角装X。

  比如说《琅琊榜》,谁都知道背景是南梁,但是它就不说是南梁,似是而非的东西,逻辑可以自洽,看起来还爽。

  《琅琊榜》里面还有皇子不该死,历史上萧氏的那波人个个该死。

  服不服?

  老实说我还感觉挺无奈的。服了心里不甘,不服事实摆在眼前。

  本来对下本书很有自信的,现在基本可以肯定,应该是一本好书,但肯定不会很大卖。

  因为肯静下心来体会历史兴衰脉络的读者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我下本书又想挖掘历史的潜在脉络,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所以捧场的人必定不多。

  现在包括某些历史系大神(我不说他们是谁),都是在迎合读者恰烂钱,写不出历史的风骨来。有历史的皮,却看不出沧桑变化。拘泥于历史的小节,却忘记了历史的脉络。

  这就是为什么下本书我不写南北朝的主要原因,因为我感觉已经没什么好写了,本来陌生的人物已经脸谱化,会再次进入“读者想象的历史”这种怪圈。

  所以这题材不写也罢,我觉得没意思,那就不写了。虽然我知道继续写南北朝,有读者基础,肯定可以保证一定的订阅。

  只有对市场妥协,才能恰烂钱。我相信很多恰烂钱的大神们肯定是懂的,但是没法写,因为要赚钱。

  唉,累了。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