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衾:帝后_裙上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寻霍明翟把当年给广淑王的孩子留下的足印拿来与宫下留下的傅容足印比对过了。

  十几年了,杨肃从来没有跟她探讨过这件事。可她知道他心里对谢蓬的感情有多复杂,既想他说出来,可又不想违背了他的意愿。

  谢蓬就算被相认成了杨肃的亲哥哥,也终究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生的孩子,他自己未必愿意公开身世,让人可以永远地记住他的母亲曾遭欺侮。

  所以,谢蓬不说,杨肃不会提。

  而杨肃不说,长缨也不会提。

  她没有参与过他与谢蓬的那段少年时光,她给出的所有建议和评价,都不可能会贴近杨肃心意。

  所以,还不如让他心里保留着这点心事。

  永和十九年,大宁已平定海域,四方太平,人口与经济再次猛增,迎来了真正的盛世。

  这年春天,长缨生下皇三子,月子里她人中忽然长了颗疮,是夜发热,凶险到梁凤拿医具的手都在发抖。

  杨肃在脚榻上守了她两天两夜,头发白了许多,大公主后来跟三弟说:从来没见过父皇那样彷徨脆弱过。

  好在有惊无险,长缨缓过来了,并且没落下任何后患。

  大公主后来又跟三弟说:你看就是因为你,害父皇母后吃了多少苦。

  病好后,杨肃心疼长缨,不肯让她操劳国事了,入夏后等太子大婚之后,便留下他监国,带着她前往承德避暑。

  这一去,就是三年。

  永和二十六年,杨肃也生了场病。

  病榻前,他握着长缨的手说:我的长缨儿撇了我那么多回,这回我要先走了。

  长缨大恸。

  但天佑有情人,杨肃得到了徐澜自辽东敬献来的灵药,长缨衣不解带悉心照顾,将养了俩月,渐行康复了。

  长缨交代儿女们:有空多进宫陪陪你父皇说话。

  公主皇子们都很听话,商量好了,隔三差五地进宫来。

  杨肃理政之余,看着满殿的儿孙们,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愿望:当年有了长缨之后,他曾经也觉得,只要人对了,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幸福。

  老天厚爱他,他的抱负实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都有了。

  永和四十年,长缨花甲。

  年轻时受过重伤的她,这一年终于没能扛过去,在杨肃的怀抱里停止了呼吸。

  杨肃抚着梓宫跟大公主说:打从那年她那场大病,朕就觉得余下的时日都是老天赏赐的,有你们母亲在的一日,朕就算没有虚度。你们轻点声儿,她伤口疼呢,得让她好好歇着。

  长公主掩面哀泣。

  杨肃渐渐寡言。政务也多移交给太子与朝中诸臣。

  永和四十一年,凌渊的母亲殁了。

  杨肃到武宁侯府吊唁,去了长缨少时住过的町兰院,坐在那篷木香花下打了会儿盹。

  同年冬,有大臣请奏纳妃,充盈后宫。

  他未语。

  再劝,他问:有能擒贼,能带兵的吗?

  大臣怔住。

  他再问:有能擒贼,能带兵,还能明知是死路也还是有胆量为了朕困在铁笼里拼死战恶狼的吗?

  大臣讪然。

  他再道:有能做到这些,以及还有本事在朕悬而未决时果断替朕分析,并作出决策的吗?有能在这个朝堂即使没有了朕的情况下,也能有本事有威望驾驭住这个朝堂的吗?

  大臣瑟瑟发抖。

  他幽幽抬眼,说道:可惜这些就算全部都有了,她也不是朕的长缨儿。

  永和四十二年,帝崩。

  眼尖的宋钧看见,随同梓宫一道进入地宫的,还有四道年代不明的婚书。

  故事就讲到这里,么么哒~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