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挑选人才,一举数得_惹春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魏对女子的约束虽不及前朝严苛,但也从未有过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更不用说统帅三军。

  听闻姐夫早已经开始着手替自己铺路,萧姵既欢喜又好奇。

  天庆帝示意她坐下,这才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大魏开国后依照惯例对功勋之臣进行了封赏。

  除却定国公外,尚有镇国、辅国两位公爵,文渊、长兴、临江等十二位侯爵,数十位伯爵以及更低的子爵、男爵等等。

  历经近百年沧桑,很大一部分勋贵之家都已渐渐衰败。

  尤其是十五年前的永王之乱,以镇国公和辅国公为首,十多家勋贵牵涉其中。

  平乱后,开国勋贵中便只剩下了定国一位公爵,十二侯爵也只剩下了七位。

  到了天庆一朝,除却文渊、长兴、临江三家侯府,平昌、忠诚、康安三家伯府尚有实权,其余勋贵早已退出了大魏权力中心。

  勋贵子弟自小养尊处优,真正愿意用功读书刻苦习武者寥寥无几。

  男子吃喝玩乐斗鸡走马,女子一掷千金斗富摆阔,即便自家父兄手中没有了实权,依旧不愿意降低生活水准。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祖辈积蓄的家底都被花用一空,有些人家甚至举债度日。

  天庆帝不喜欢皇室宗亲,同样也不喜欢数量日益庞大的勋贵子弟。

  但他也并非铁石心肠。

  若是没有勋贵们的先祖流血牺牲,魏家也不可能坐拥大好河山。

  身为大魏的天子,照顾好先烈们的后辈,也是他的责任之一。

  所以他决定对各家勋贵予以一定的贴补。

  但这种贴补并非直接赏赐金银,而是从众多勋贵子弟中挑选出部分可造之材,让他们有机会为朝廷效力。

  此举不仅能够减少纨绔子弟的数量,时间长了甚至可以达到整顿魏京风气的目的。

  把想法大致说了一遍,天庆帝看着萧姵道:“小九觉得朕的主意怎么样?”

  萧姵沉思了片刻后,道:“勋贵之家的嫡长子,除却承爵之外,都可以入禁军和金吾卫,再不济的也能入京营。

  就算不是嫡长子,好好念书的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

  余下的那些……姐夫您真打算这么做?”

  她在京中混了那么多年,稍微叫的上名号的纨绔子弟全都认识。

  就那些家伙中间……还能选得出可造之材?

  天庆帝笑道:“咱们看待人和事,眼光都要灵活一点,长远一点。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可造之材,不能仅仅看他本身,还得看他所处的环境。

  有人不愿意出头,有人不敢出头,更多的人是在等待时机。

  再说了,若是已经造就好的人才,朕直接就启用了,又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

  换句话说,朕把良才交给你,能体现得出你的本事么?”

  萧姵又想了想,姐夫的话的确有道理。

  把一群良才带成精兵是理所应当,别人夸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