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士族发难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能接受的。

  然后是非常后悔,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位小老乡的能量,心中认定是他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以致错失了交好高顺的机会;怪不得他侄子当初宁愿散尽家财也要支持高顺,而他太小心谨慎,太顾忌名声了,只给弄了个无人闻问津的马邑县县长之位;高顺等人肯定是因此恼怒王家,才一次性买下3个高位,这简直就是给王家上眼药。

  不过王允可不是肤浅之人,一时的不愉快算什么?毕竟双方没有直接撕破脸皮,感觉还有与高顺缓和关系的机会。他立即给侄子写信,详细交代一番,一定要交好这位并州的后起之秀,并通知家族,全力配合侄子的工作。

  杨赐、卢植等人得知消息之后,心中暗骂,良家子果然靠不住,又他母亲的投入了阉宦的怀抱。不过心中却在暗叹,这高顺真是厉害啊,年未及弱冠,文采飞扬、武艺高强、战功赫赫、钱财满仓,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厉害的子侄呢?

  在张让等宦官的推波助澜之下,高顺购买2个郡守之位和护乌桓校尉之职的消息很快飞出洛阳,迅速向全国扩散。以前观望的人,终于下定买官的决心,即便赚不到钱,也能光宗耀祖,积攒人脉,为子孙后代铺路。

  皇帝刘宏在全国也有自己的耳目,对当前的局势感到非常满意,他卖官的事业,前景一片大好;所以重重的赞扬了张让一番。

  各地的情报很快汇聚到各大家族的族长手中,他们心思透亮,若庶民、良家子或者小地主阶层都顺应这股风气,都去买官了,他们这些士家大族的作用就被严重降低;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等于从他们嘴里抢好处,必须尽快制止这种风气的蔓延。

  而这又增加了士族们对高顺的仇恨,从皇帝卖官开始,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势力敢于明目张胆的购买这么多高位,口子一开,将覆水难收。

  袁隗面对士族的这种反应非常开心,这是缓和袁家与其他士族紧张关系的最好时机,决定不顾前嫌,亲自去拜访太尉杨赐。

  杨赐对袁隗的到来非常惊讶,迎进客厅后,笑道:“哈哈,袁司徒亲临,我这寒舍蓬荜生辉啊。”

  袁隗直截了当的说道:“杨太尉,若不尽快刹住买官卖官这股不正之风,以后我们怕是连寒舍都住不上了。”

  杨赐也接到类似的情报,知道是皇帝在暗中推动,目的就是抵制士族间相互举荐带来的后果,他很明白,若这种风气继续刮下去,受危害最大的便是杨家和袁家这种“四世三公”的庞大家族,他们将失去推荐人才为官的特权。不过他是老油条了,感觉袁隗来拜访,且把话说的这么直接,他肯定已想到应对办法,于是杨赐反问道:“袁司徒,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联络所有在京士族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