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章平定益州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内能完成的。

  西部的阳平关被沮授战领,若是强逼官兵进攻,非逼得他们反叛不可。

  南下有巴山阻挡,益州早有准备,根本无法展开大部队,而小股部队前去,又不是对手。

  向东进入楚州的话,那更是自寻死路,那里少有人烟,根本无法满足官兵的后勤所需,且容易被大军包围。

  他在后悔,反叛的太仓促了,准备不足;当时只考虑到汉中郡便于起事,却没考虑到长期后果。

  他的杀手锏便是先登营的五千勇士,只是这支军队更擅长对战骑兵,不擅长长途奔袭;骑兵擅长奔袭,又不适合汉中和益州地形;那些步兵仅是普通步兵,用来守城的。

  麹义思虑一阵,决定只有进入益州才能争取活命的机会,战领巴郡和江州郡才能与朝廷重启谈判,否则,手中没有筹码,要想活命都难,更不要说他家中的亲人了。

  于是他做出决定,令其弟麹胜坐镇汉中郡郡治南郑城;他亲帅先登营打通至益州的米仓道。

  谁知,在麹义出兵三日后,安插在麹义部队中的高级武将和长吏们简单协商,便诛杀麹胜,掌控了所有的骑兵和步兵,控制南郑城,切断了麹义的后勤补给,使之成为一只孤军。

  沮授得知消息,心中高兴,立即入住南郑城,并对南郑周围进行坚壁清野,让麹义所辖的五千官兵,连劫掠的机会都没有。

  随后,派麹家的仆从,将麹胜的级送给麹义,令其尽快投降。

  先登营属于重步兵,在山区行动不便,艰难跋涉,五天时间内并无收获多少战果。

  这时,仆从送来了麹胜的级,他便知部下造反,南郑城失守,长叹一声:“天不助我!”

  随后大口吐血。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心向朝廷,心向高顺;他现有的五千先登营以及辅助的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中,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心系朝廷,正伺机反扑。

  且失去了后勤补给,前进不能,后退不得,败亡已定,麹义终于病倒了。

  消息传开,军心大乱。

  军中的军侯、军司马等人人趁机起事,击杀麹义以及军中的麹家人,随后派人把麹义级先送往南郑城,宣布投降,避免火并。

  沮授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忙把麹义的级送往张任处,令其传麹义级于益州,瓦解蜀郡叛军的意志;并立即派人上报朝廷。

  其实这些早在高顺的预料之中了;当初他只是利用麹家,却从未信任麹家,待麹家做大之后,他又没有借口打压麹家,所以一直拖着。再说了高顺从起兵之初,除了系统人,便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在任何人所辖的部队中都有大量的系统人,这些人便是他的筹码,关键时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中郡的叛乱被如此轻松的平定,郭嘉也不在示弱,而是联合赵云、张任等人,同时出兵;他从城内派出陷阵营,与外部的官兵里应外合,打的叛军毫无还手之力。

  张任等人得知麹义被杀,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再担心两线作战,士气更加高涨。

  那些蛮族之人,感觉官府实力强大,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可是他们表现的好机会了,所以打起仗来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希望战后能获得皇帝陛下的厚赏。

  那些小家族,也把这当成立战功的好机会,希望靠战功来补偿他们的过错,战后官府会放过他们,避免被秋后算账。

  面对这种情况,各部士气高涨,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多,所以皆拼死争抢战功,叛军如何抵挡?

  麹义被诛,不仅赵韪等人失去了信心,连带那些私兵也是士气低迷,这种状况下作战,如何是官兵的对手?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