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7章达成禅让协议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两人欣然同意。

  随后,审配便匆匆返回邺城,向高顺汇报会谈的结果。

  高顺对审配达成的意见比较满意,仅仅对局部做了调整。

  先,把封地从东平陵城改为任城,封号为任城公,国名为任城国。

  任城只是一县,原来为任城国,国除为县后划归山阳郡管辖,那里的宫室设施更齐全,比东平陵的条件更好。

  其次,把所辖军队降为千人。

  其次,除了国相外,一切用人由任城公做主。国相必须由朝廷任命,不过第一任国相可由黄婉担任。

  最后,取消了其定期朝拜的限制,否则,见了面岂不尴尬?不如不见。

  程立等人对高顺的表现非常不满,若是如此,将会为政权留下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若是此后有人打着刘协的名义造反,岂不麻烦?

  高顺笑道:“若是天下百姓希望推翻朝廷,那是朝廷有不足之处,被取代也就怨恨不了别人了,且有任城公,也能鞭策后辈奋,勿以为榜样也。”

  既然高顺拍板定了,众人虽然不满,也得接受,只要高顺能尽快称帝便好。

  对于李傕和郭汜两人,高顺的意见是等登基之后,任命他们为校尉,去边郡任职,他们的手下,全部在长沙郡安置为民。

  顾不上歇息,审配又匆匆南下长沙城,这次随他南下的还有陈琳,负责文字等事宜。

  到达长沙城后,先稳定李傕和郭汜两人,魏公接受他们的投降,现在继续执行他们的职责,保护朝廷和皇帝的安全,待魏公登基之后,他们继续担任校尉,回家乡任职。

  李傕和郭汜两人不满道:“为什么胡轸、张济等人为中郎将,而我们两人仅为校尉?”

  “哈哈,他们投降魏公的时候尚具武力,颇为勇武,能在战场上杀戮、奔驰,而两位现在还能冲锋陷阵否?即便两位能冲锋陷阵,可有合适的士兵跟随?要知道,他们当初都是带数万人一起投降的。”

  两人自知不能比,凉州军这么多年来为生活所迫,已放弃了武艺,改为种地了,冲锋陷阵的手艺已经生疏了,且他们的年龄都大了,都有了家口了,定不会再去卖命了。

  两人只得默默的接受这个现实,若是如此,他们当早些投降才是,白白在长沙憋屈这么多年。

  刘协对高顺的态度还算满意,如此,那怕在一个小县城之内,他也是自由的,总算逃脱牢笼,过上舒坦的日子了。

  黄婉得知高顺任命他为相国,内心非常高兴,便没有再提出异议。

  而伏完什么都没得到,非常不满,且又让他担任使臣,北上劝进,由他葬送朝廷和皇帝,他又非常不甘心背这黑锅。

  黄婉提醒道:“难道欲让魏公取消阳安大长公主的封地,汝才满意?”

  听到这话,伏完立即闭嘴,皇帝的利益总不如他家的利益重要,这黑锅能背则背吧。

  双方达成协议,按照陈琳的起草的劝进表,书写圣旨等文件,伏完随大家北上邺城。

  如此,便是一出好戏,只是这戏比较复杂,几经来回,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不过这都是做给后人以及天下百姓看的,朝廷大臣以及世家大族皆心知肚明。

  高顺按照计划,拒绝了第一次劝进,伏完返回长沙,准备第二次劝进;果然如高顺所想,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花两年时间。

  不过随伏完南下的,还有高顺安排的众多地方官员,比如太守、各县县令等,要先把长沙郡的管理框架打起来,尽快恢复民生。

  为了不引起李傕和郭汜的不满,他的军队除留下三千人维持长沙城的安全外,皆尽裁撤为民;李傕和郭汜两人皆为都尉,军费等与高顺官兵相同,暂由江东供应。

  李傕和郭汜两人欣然领命。

  伏完继续完成他的演戏大业,至少还要跑两次邺城。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