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4章秦关投降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飞、房良、冯勇以及向荣、赵雄等带兵大将皆不主动提起,他们更不便主动提出。

  戏志才只得联系田丰、程立、郭嘉、沮授等人给高顺施加压力。

  面对这些人的压力,高顺也开动脑筋,忙于应付。

  经过几日的思索,他决定公开与秦关的关系,于是找戏志才、马贵和李强等人前来协商。

  李强先道:“主公,现在天下大势已定,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毋须在意他人的意见。”

  马贵问道:“主公,若是这样的话会不会令朝廷恐惧呢?”

  戏志才考虑一阵后说道:“主公的办法可行,若是秦关宣布投降,则天下形势就更明朗了,更打消某些人的侥幸心理,只得默认当前的事实,反而有利于稳定。”

  他心想,每次有点改变已是不错了,不能过于逼迫高顺,毕竟他只是边郡良家子出身,能做到当前状态已是不易,也许还没有做好做皇帝的心理准备,身份转变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高顺点头认可了他的观点,又问道:“文和有什么意见呢?”

  贾诩对高顺一礼后说道:“主公,待秦关投降后可自行遣散部分军队,毋须担忧李儒来攻,仅在边疆驻守大军便可。”

  高顺想了一下,这样的话秦关投降后反而是减轻了朝廷和李儒的军事压力。

  于是令戏志才传令秦关和刘晔,令他们宣布投降。

  秦关对高顺的指示言听计从,接到命令后便宣布投降魏公。

  刘晔黯然神伤,大汉朝廷没有一点希望了,他此前的设想全部泡汤了。

  高顺随后宣布秦关为扬州牧,下辖会稽郡,钱塘郡、吴郡、丹阳郡、新安郡、豫州郡、庐陵郡和武昌郡;刘晔继续担任秦关的军师。

  李儒得到消息,吓得脸色铁青,江东秦关势力投降高顺,天下只剩下朝廷和魏公两股势力了,天无二日,高顺定会前来剿灭他们与朝廷,接下来他该何去何从呢?

  在他还没想出应对办法的时候,高顺突然宣布裁军,让他暗松一口气。

  扬州军队减少至步兵两万,骑兵一万五千人;那些丹阳兵,全部调至交州,淘汰掉的汉人就地安置为民。

  楚州和豫州的兵力分别减少为步兵两万人,骑兵一万五千人。

  广州和交州保持现有官兵数量不变,但是高顺要求他们继续向南扩张,至少扩张至六郡之地。

  有强大的水军协助,马腾和朱然等人并没感觉高顺的命令太难完成,而是欣然领命。

  杨弘和纪灵等人暗道好险,幸亏划归了交州,否则定会在裁军之列,更确认了他们此前的猜测,秦关定是在很久之前就投靠了高顺,甚至秦关就是高顺扶持起来的势力。

  士燮家族的人却暗道侥幸,幸亏提起投降,否则刘备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高顺太狡猾了,实力也太强大了。

  李儒等凉州出身的军官见高顺不仅裁军,也没有进攻荆南的举动,便安心了。

  王允等人却非常失望,高顺宁愿裁军也不行清君侧,果然如刘玄德所骂,其愧对天下。

  吕布却稍稍松了一口气,能保持朝廷现状他已非常满意,现在高顺主动裁军,无进攻朝廷的打算,他就没有必要担心皇帝了。

  不过这样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天下之人皆认为高顺不解救朝廷,不行清君侧,是他有做皇帝的打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好处是那些忠汉之人皆都老实了,否则他们就是下一个刘备。

  原来保持沉默的家族,面临选择站队的问题,他们认为,高顺势力决定不允许不忠于他的大家族存在,以至于将来影响到他的统治。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