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新设三郡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池,袁术将很难继续在江北立足。

  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只需招纳流民,便能盛产粮食,支援主公大业,鲁肃绝不愿意放弃一寸土地。

  鲁肃思虑,现在他占领的地盘已足够大了,需要时间消化;且袁术势力仅有孙坚部和纪灵部受到打击,其主力未损,若是双方继续敌对,容易导致内部不稳,不利于他加强对占领地盘的统治。

  经慎重考虑,鲁肃原则上同意阎象的方案,不过为了便于防御,南部的襄安县将不归还袁术了。

  阎象大喜,这已出袁术的期望了;又提出,鲁肃不得迁移几县人口;特别是舒城内的钱粮,只需鲁肃带走一半,否则袁术将无以为继。

  战争时期,人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鲁肃绝不能舍弃那些开门投降之人,否则,袁术返回后会将他们全部屠杀了,这对他影响很坏。

  最终,双方协商,鲁肃归还舒城,双方北部以大别山和东部丘陵地带最狭窄处的杭埠河为分界线;东部以临湖县和襄安县为分界线。

  鲁肃承诺,愿意迁移的百姓就跟随迁移,不愿意迁移的就留在当地,绝不用强。

  阎象明白鲁肃的心理,爽快的同意了鲁肃的意见,能收回舒城,以及城内一半的钱粮,这已是非常好的结局了。

  随后,鲁肃在龙舒县和襄安县各留下一军司马防守,他率领大军返回合肥驻守。

  寿春城内袁术等人的家人被安全的送达舒县,纪灵也率领残兵回到袁术的身边。

  鲁肃开始稳定地方。

  先把新占领的地盘设为三郡,原庐江郡北部地区设为六安郡,郡治在六安县城;合肥以及襄安等九江郡南部地区为合肥郡,郡治在合肥;成德县以及以北地区为九江郡,郡治在阴陵城;为了便于管理,广陵郡的东城县和淮陵县划归九江郡管辖。

  为了加强防御,庞德被任命为合肥郡太守,率领所部驻守合肥,合肥城居中,便于随时支援其它三郡;鲁肃亲任九江郡太守,他是本地人,便于稳定地方。

  好在高顺6续为他派来了众多文武官员,不至于手忙脚乱,各太守、县令、县尉等官员6续到任,地方逐渐被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六安郡驻扎有两位军司马,各领两千步兵和一千骑兵,分别驻守龙舒城和安丰城;郡都尉驻守六安城,下辖五千步兵和一千骑兵。

  为了加强防御,内部稳定后,鲁肃又在龙舒城以东,杭埠河以北,设立了庐县,堵住袁术北上的狭窄通道。

  为加强合肥的防御,在合肥四面,分别设立肥西、肥南、肥东和肥北四县。

  为了保护巢湖进出水道的安全,在襄安县东,水道东侧,巢湖县南部,设立无为县。

  等董卓派遣的,为袁术平反,并希望联络袁术合击刘表的使者,刚到达徐州下邳,便得知袁术新败,地盘被占,感叹之余,感觉没有继续前行的必要了,便失望的返回洛阳。

  而陶谦则是心有侥幸,他一直恐惧的袁术势力,竟然败得如此彻底,高顺的谋划太长远了,竟然在几年前就设下鲁肃这枚棋子,开始谋划袁术,幸好与其交好了,否则被高顺算计死了都还未知。

  刘表的使者在得知消息后,感觉也没有继续联合袁术的必要了,在打探到详细消息后,亦返回了襄阳。

  刘表得知消息,激动的大声叫好,袁术罪有应得,自身内部不稳的情况下竟敢进攻荆州,终于自食其果了。

  更让他高兴的是荆州周边又少了一位劲敌,且有袁术在庐江郡南部驻守,避免荆州受到新崛起的鲁肃的威胁;现在没有了袁术这不安定因素,只需安心迎战董卓便可。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