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2章陈宫来访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还政朝廷,无奈实力所限,力有不逮,何来自私自利之说?君侯倒是实力强大,无奈只求自保,只知维护既有利益,对天下百姓的生死漠不关心,相比孟德言行,谁更自私?”

  高顺面对陈宫的指责,为了迷惑中原诸侯,必须低调,便装作痛心的说道:“单打独斗,别说孟德了,就是顺也不是董太师的对手;顺当年承诺先帝,守卫边郡,抵御蛮夷,绝不干涉朝廷事务;现在顺的边军正在凉州的羌胡人以及辽东的乌桓人苦战,另有几十万的鲜卑骑兵正在塞外牧马,顺一刻都不得放松,即便拼尽全力,仅是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若是再集结兵力南下与太师决战,蛮夷必会趁机作乱,南下劫掠,危害边郡,屠戮百姓,顺会愧对先帝,非顺不愿带兵南下,实为不能也!”

  对于高顺的解释,陈宫当然不相信了,不过他也不好反驳,只是在生闷气。

  见陈宫不说话,高顺缓和口气问道:“公台莫要急,相信董太师之事,自有朝廷大臣去处理,现在还是说说孟德有何交代吧。”

  沉寂一阵,陈宫的情绪稳定后,缓缓的说道:“君侯,孟德也难啊,家人被本初扣押,所以表面上服从本初的调遣,无奈本初毫无进取之心,若是孟德因解救家人,与本初大战,必然是两败俱伤,又易被董卓所趁;若是救不出家人,只能继续委曲求全,两难啊。”

  高顺装作不懂的问道:“中原是何局势?若是中原地区的诸侯紧密的团结起来,何惧董卓?”

  陈宫详细解释一番中原各势力的情况,与高顺掌握的基本相似。

  总而言之,曹操对朝廷忠心耿耿,却报国无门,心情苦闷,家人被袁绍劫持,对外又无扩张的余地,向西和向北是董卓的势力范围,向南是袁绍,向东是刘宠的势力范围,目前曹操还不是董卓或者刘宠的对手,又不能对袁绍敌对,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陈宫建议曹操向西突破董卓的包围,挺进荆州,便可龙归大海,可是曹操不愿意与刘表为敌,扩大战火,危及百姓,至今主意未定;陈宫建议曹操联合公孙瓒,一起偷袭袁绍,解救家人,并平分汝南郡地盘,曹操因顾忌家人的安全,一直犹豫不决;陈宫又建议推举刘宠为皇帝,另立朝廷,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对抗董卓,又被曹操以朝廷尚在为由否决了。

  曹操的所作所为,让陈宫看不到希望,以至于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这次陈宫主动请示前来贺喜,主要是想面见高顺,并希望得到高顺的支持,令曹操摆脱困境;只要高顺平叛了董卓,袁绍很自然的便要接受朝廷的号令,只能乖乖的解除对曹操家人的质押。

  高顺听出了他的话内之音,现在曹操还是一心向汉,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没有反叛之心。

  不过高顺还是对陈宫的三条建议持赞成态度,若是曹操采取其中的任意一条,中原局势必然大变,陈宫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高顺不明白,为何曹操如此优柔寡断呢?这可不像是历史上记载的枭雄啊!可能是时势造英雄,因为他高顺的到来,局势已生了绝然不同的变化,已不再有枭雄产生的土壤。

  既然如此,能帮助一下曹操,必然能挑起中原地区更大的战乱,或者给董卓带来更大的麻烦,这是高顺最乐意看到的事情,于是,问道:“孟德欲得到何种支持?”

  陈宫心情失落的说道:“既然君侯无意南下,又何必支持孟德?即便有所支持,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