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狡猾的公孙瓒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是豫州牧,进攻其它郡县,掌控豫州各郡县,是他的职责和权力。

  公孙瓒旁观日久,对豫州局势了如指掌,现在最难的是豫州的百姓,于是他先宣布,他辖区内的百姓,两年内税收减半,此举立即获得了百姓和地方官吏的支持,同时,辖区内的世家大族,也开始支持公孙瓒。

  此前州牧韩馥不能给豫州带来安全稳定的环境,那些世家大族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厌倦了韩馥的管理,对实力强大且标榜仁义的公孙瓒大加欢迎。

  由于战争,需要供养军队,韩馥控制的辖区仅有沛国的大部,所以他只能横征暴敛,压缩沛国国王刘曜的开支,且沛国国王根本没有安全感;现在公孙瓒控制了沛国北方,实行仁义之政,让沛国国王刘曜看到了希望,立即派人与公孙瓒联络。

  对送上门来的好事,公孙瓒自然欢迎,承诺将保证沛国国王的安全,一切物资供应,在原来的基础上翻倍。

  其实就是翻倍,也是很小的数目,与战乱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只要有了安全感,在乱世,沛国国王刘曜又岂会在意那些钱财之事?能苟全于乱世已是不易。

  沛国国相与沛国国王有相似的想法,也派人联络公孙瓒,愿意里应外合,驱逐韩馥在相县的官吏,收编在相县的官兵。

  沛国治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领21县,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沛县只是沛国下辖的一个县;而豫州牧的州治所在谯县,也就是后世的亳州,也是沛国下辖的一个县。

  对此,公孙瓒更是大加欢迎,并承诺,占领相县后,现任国相继续留任。

  五天后,公孙瓒亲率一万五千官兵,突袭相县,沛国国相与公孙瓒的部队理应外合,全歼韩馥驻扎在相县的八千官兵,只有大将潘凤携带少数护卫狼狈而逃。

  此次公孙瓒获利匪浅,仅仅是收编沛国和韩馥的官兵,就增加了一万两千人。

  这是豫州内战,官兵都是当地的,当兵就是为了吃粮,为谁服务都是一样,所以战争的强度很低,杀戮很少。

  失去相县,这打破了韩馥的北部和东部防线,使得他极为被动,承受很大的军事压力。

  公孙瓒占领相县,沛国国王和国相立即宣布支持公孙瓒,使得公孙瓒占据了大义的名份。

  随后,公孙瓒让沛国国相传檄沛国各县,两年内税赋减半,这立即获得了韩馥管理比较松散的东南部几县的响应;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等九县不受韩馥的威胁,集体宣布归顺公孙瓒的管理。

  这样,公孙瓒实际控制的地盘扩大到十五个县,而韩馥控制的地盘仅剩下西北角的六县,形势对韩馥更加不利。

  新归降九县的大家族也选择支持公孙瓒,有了十几个县的大家族的支持,公孙瓒开始大力扩军。

  利用大家士族的力量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汉末军阀一贯的做法,只有高顺财大气粗,是个例外。

  现在的公孙瓒有了底气,掌握了大义,尽快扩大地盘是他的目标,于是在扩军的同时,又派出使者秘密联络梁国的国王和国相,希望他们能响应他的号召,脱离袁遗的统治;随后又派人与兖州济阴郡太守成廉取得联系,希望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

  现在驻扎梁国的是袁遗,属于袁绍的势力,不过袁遗仅仅控制南部几县,北部和东部几县还处于成廉的控制之下。

  现在成廉被任命为济阴郡太守,吕布撤走,带走了一大半的兵力;成廉用一少半的兵力掌控这么大面积的地盘,非常吃力,且他没有吕布的威猛,遇到与牛辅相同的难题。

  公孙瓒设计的很好,若是与成廉结盟,可以一起挤压梁国的袁遗,若能顺利接管梁国,他的实力将会再次提升,且对韩馥形成半包围,甚至有逼迫韩馥投降的可能。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