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狡猾的陶谦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罕见,老夫恳请镇远收他俩为弟子,这是老夫最后一个愿望了,恳请镇远成全!”

  说着,陶谦又要向高顺拜谢,高顺非常为难,不过还是先拉住了陶谦,说道:“先生毋急,容我们商量。”

  陶谦可不想与高顺商量,于是又要强拜。

  高顺无奈,只好说道:“好,顺应下就是了!”

  陶谦打的好主意,拜高顺为师,比拜郑玄、卢植等人划算多了,不管将来如何,有了这层关系,未来高顺都不会亏待了他们俩,陶家会更加安全。

  “哈哈,老夫谢过镇远了。”陶谦心情大好,又笑着对两位孙子说道:“阿信、阿勇,快拜见师傅!”

  众人此刻方明白陶谦的用意,陶谦另外的四位孙子非常羡慕,对祖父的偏心有些不满,不过他们却不敢表露在脸上。

  两位小孩不敢怠慢,立即拜道:“弟子拜见先生!”

  陶谦看着尴尬的高顺道:“镇远,今天先这样,明天老夫请徐州众人前来见证拜师之礼。”

  “一切单凭先生做主!”高顺无奈说道,既然已经答应了陶谦,只好收下这两位弟子,便向前一步,说道:“两位先起来入席吧。”

  “是,先生!”两位小孩非常乖巧。

  重新入席后,高顺问道:“阿信和阿勇,有什么爱好吗?”

  阿信起身一礼道:“先生,信喜欢先生的诗词,祖父希望信跟先生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大家。”

  阿勇比阿信还小,起身学着阿信的样子,对高顺一礼后道:“先生,勇愿意跟随将军学习武艺,将来上阵杀敌,做个大将军,好建功立业。”

  高顺很高兴,两位小孩皆为可造之才,便说道:“好,你们收拾一下,过几天便要离开。”

  “是,先生!”

  “那你们会想家吗?”高顺又问道。

  “跟着先生,便不会想家了。”

  高顺估计陶谦此前教过他们了,就守着陶谦把话挑明了道:“阿信喜欢文,先到历山大学启蒙,可拜蔡伯喈为启蒙老师,等有一定基础后再跟随为师学习;阿勇喜欢武,可拜卢子干为启蒙教师,不仅学习文化,还要学习兵法谋略,否则,只能为一莽夫,不能成为一大将;你们俩可愿意?”

  高顺既然收他们为徒了,便希望他们能受到最好的培养。

  陶谦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从中看出高顺对两位孙子的重视,如此安排甚好;蔡邕天下大儒,卢植文武全才,以他的面子,都不能令他们两人收他的两位孙子为弟子;于是假意不满的对两位孙子说道:“还不谢过先生!”

  “谢过先生,我们愿意,单凭先生安排。”

  高顺又向陶谦介绍了卢植下一步的计划,要建设军事科目的学校,地点在魏郡,这样的话,阿勇不仅可以跟随卢植学习文化、兵法,他也可以就近教导阿勇的武术。

  武术要从小学起。

  陶谦只顾着高兴了,对这些细节毫不在意,他原想的只是借助高顺的名头,没想到高顺会如此重视、认真,这下,他更放心了,此举,至少保陶家百年昌盛。

  第二天,陶谦为两位孙子举办了盛大、隆重的拜师礼。

  徐州大族,曹家、陈家等都受到邀请,并奉上厚礼。

  高顺的文才冠绝天下,高顺的武艺无人能比,快崛起于边郡,几年时间掌控几州,建立了实力强大的军队,且辖区内稳定,百姓富庶,使得高顺成为大汉最令人尊重的人。

  陶谦的两位孙子拜高顺为师,令徐州众人非常羡慕,同时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徐州有了冠军侯的支持,必将更加稳固、安全。

  高顺也暗叹,陶谦真是狡猾,中了他的算计,不过他没去计较,能得徐州,知足了;有了这层关系,陶谦必会尽力配合,做到徐州的顺利交接。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