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7章程武之策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继续由张猛做先锋。

  有了直路县的先例,程武制定了劝降为主,并逐县收编豪强武装,扩大自身实力,然后逐县消灭羌胡邑落的策略。

  此前,那些豪强为求自保,被迫养兵,不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现在官兵到来,他们此后毋须浪费钱粮继续养兵了。

  程武得到豪强的积极回应,随即出台政策,以兵换耕地,豪强所辖家兵,若一人从军,则获得十亩耕地,自由民从军可获得二十亩耕地,前三年免税,其后低税;由于周飞信誉良好,他们早有耳闻,便积极响应。

  张猛在短短五天内便组建两千骑兵和两千步兵,心中非常高兴,更是期待收复北地郡后尽快将官兵满编。

  程武利用当地收编的军队组建了大批的斥候,把他们派往北地郡各县,联络各县豪强,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共同对付羌胡。

  此举效果非常显著,立即得到各地豪强的积极相应,使得张猛迅收复戈居、泥阳和大要等三县,在北地郡立足脚跟,并等待沮授的到来。

  张猛把郡治暂设在戈居县;随即开始实施程武的政策,扩编军队,分土地,安置百姓,并拿出军粮,平抑当地高企的粮价,更是获得了当地豪强和百姓的欢迎和支持。

  程武对胡汉杂居的胡人一视同仁,安排他们土地,实行相同的税收,得到了胡人的大力支持,并积极从军;汉人虽对此略有不满,不过此后能过上稳定的生活,最终也接受了这种现实。

  北地郡胡汉杂居,民风更是彪悍,仅仅三县,便整编和招募骑兵七千,步兵五千,张猛更是高兴。

  十二月底,沮授带领大军到达戈居县,并把大帐设在戈居。

  鉴于招兵顺利的局面,沮授做出决定,令张猛在当地继续招兵,只要合格者皆尽招录,待招满骑兵一万五千,步兵一万后,他原来直辖的骑兵和步兵可返回河东郡驻防。

  沮授此举是为更好的稳定地方,若是一人入伍,便可稳定一户家庭,更能让胡人尽快融入汉人生活;且此举能削弱当地豪强的力量,便于统治。

  其他县豪强派来的密探证实了三县实行的策略,返回汇报后,各地豪强认可了程武的政策,对官府更是支持;且沮授大军的到来,让他们有了主心骨,便派人前来积极洽谈诸事。

  随即,张猛和程武率领大军继续北上,逐次收复略畔道县、义渠道县、郁郅县、马领县、方渠县等县城,并把郡治最终设在郁郅县,也就是后世的庆阳。

  随即,张猛和程武再次进行扩军,良好的政策,让各县豪强大力支持,并且积极推荐家族子弟入官衙为吏,或者参军为官。

  丰厚的待遇,令胡汉百姓大为振奋,积极响应官府号令,参军成为当地百姓感觉最为荣耀的事件之一,只要有一人成为骑兵,则全家都能解决温饱,若是成为伍长或者什长等低级军官,则全家的生活将非常宽裕,且还能分到免税的土地,这简直能瞬间改变们的命运,岂能不积极参军?

  轻易收复并稳定北地郡南部,达成战争目的,顺利程度出沮授等人的预期,沮授对程武采取的逐项策略非常赞赏,不吝美言。

  收到前线捷报,周飞大为高兴,便任命议曹从事卫觊担任北地郡主薄,协助太守张猛安置百姓,招纳流民、处理民生政务,进行基础建设。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卫家,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卫家与高顺建立起亲密关系后,卫觊便被周飞招募为吏。

  程武因谋划之功,被任命为安定郡都尉。

  随即,沮授、麹义和程武开始谋划进军安定郡。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