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商业调整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少的人心中反而有些喜欢,若是他们把剩余的粮食销售出去,能获得更多数量的铜钱,等于是涨薪了。

  董卓和卫家负责凉州的粮食贸易,高顺这边突然涨价,且其它州郡一起涨价,他们即便无奈,也只能被动接受,不过购买的数量却减少了许多。

  粮食突然涨价,对辖区外的普通百姓影响最大,大部分人都措手不及,导致很多人家中断粮,或者只能压缩每日的口粮,原来预计能满足家庭一个月的吃食,现在购买的数量减了一些;好在涨的价格还不是很高,还在大部分人的承受范围内,只是日子更苦了一些。

  本来,高顺还想把玻璃和茶叶推向市场,以平衡收支,无奈,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马贵更是建议,暂时不能扩大被褥、精盐和棉布的销售量,一定要控制数量,走高端路线,才能从世家大族手中搜刮到更多的金钱,并且能避免引起皇帝的猜忌。

  皇帝刘宏对高顺产生了很大的警觉,他的实力太强大了,竟然能影响到整个大汉的粮食价格,这等于控制了国家的命脉,不得不防;另外,他对高顺的财力充满了好奇心理,难道比他这位皇帝都有钱?不过暂时还需要他抵御鲜卑人,并要靠高顺收复五原郡和朔方郡,暂时只能继续忍耐。

  张让得知陛下的态度,及时将消息传给醉仙阁的管事,并迅速传回高顺手中,要求高顺务必低调,不要再引起陛下的不满。

  另外,有些世家大族对高顺的实力感到恐惧,对高顺更加防范。

  又有很多大家族估计高顺肯定不会做傻事,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一定还会有后继动作,便紧跟高顺的步伐,开始大量收购粮食,此举无疑推动了粮食价格继续上涨。

  虽然不对外销售玻璃和茶叶,却不妨碍高顺做先期工作。

  比如,在制造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工匠们制作出了简陋的玻璃杯、玻璃盘、玻璃碗等。

  东汉流行煮茶,对高顺来说,更像是一种汤,非常不习惯;派去会稽郡的工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87年春,成功炒制出绿茶,虽说质量还未达到前世的水平,不过对现在的高顺来说,已是难得的美味了。

  泡绿茶时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更是相得益彰。

  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变幻,透过玻璃杯子,看的特别清晰。

  观看茶叶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茶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

  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

  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充分接触,细细领略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绿茶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

  喝茶首先在桃园堡传开,获得了李强、马贵等人的欢迎,随后,高顺派人分别给田丰、程立、周飞、房良、赵雄、文丑、颜良等人送去一套玻璃茶杯和几斤茶叶,使得喝茶逐渐在辖区内成为一种荣誉,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张飞、颜良、徐荣等人甚至要把主公赏赐的玻璃杯作为传家宝,是比金碗、金杯更加珍贵的物件。

  对于玻璃板的推广,高顺的办法更加简单,为每位太守级别的人都建造一栋暖房别墅,作为太守办公和接待客人的地方,相信此举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建筑的优势,待将来推向市场,肯定会水到渠成。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