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合围之势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他们这些逃离青州的人,整天还生活在恐惧之中。

  现在连渠帅卜己都已投降广平侯,担任了别部司马,他现在投降广平侯,正好有台阶下,且能很容易的说服部下。

  现在黄龙担心的是他所辖的官兵太少,到时候选不出这么多兵,他如何就职?

  司马俱讲述了房良的整编办法,到时候会统一整编,毋须对此担忧。

  黄龙打消了一切顾虑,承诺向广平侯投降,可尽快派人前来接受地盘。

  司马俱立即返回济南国,向房良汇报。

  房良非常高兴,立即把别部司马张猛调回。

  从于禁训练的部队中抽取三千骑兵,三千步兵,由张猛率领,前去接受黄龙的地盘;司马俱和黄龙皆被任命为其手下的军司马。

  张猛对房良的安排非常高兴,他知道广平侯与主公冠军侯的关系非常亲密,采取的制度都是一样的,要想继续升迁,必须要立下战功;这次独自领兵,便是他立功的好机会。

  本来武安国和于禁皆申请去琅琊郡任职,好扫平各地山贼,建功立业;无奈现在房良还离不开他俩,武安国要负责镇守后方,于禁要忙于训练兵马,别人无法替代。

  更重要的是张猛乃黄巾降将,原来担任过黄巾渠帅,能比较顺利的收编黄龙势力,且由他与犯财(卜己)配合,更容易收编各处的山贼。

  为了平衡,于禁的薪俸被上调一级,与别部司马待遇持平,享受千石薪俸。

  武安国和于禁只好作罢。

  与张猛同行的,还有几县的县令和县尉以及配备的属吏。

  每位县尉带一屯的骑兵,等上任后再招募五屯步兵,用于县城的防守。

  由于携带大量的辎重,部队行程较慢,到四月底,张猛才到达东武县城。

  先整编黄龙所辖的官兵,也就是他的直属卫队,总共两千多人,选拔出其中合格者,组建了两屯骑兵和两个部曲的步兵,剩余人员就地安置为民。

  张猛感觉司马俱和黄龙没有率领骑兵的经验,便让他们各率领两千步兵,每人配一屯的骑兵作为护卫和传令用,三千骑兵由他本人率领。

  其次,姑幕县、诸县、琅琊县、海曲县和东武县的县令和县尉相继上任,稳定当地局势,使得平稳过渡。为了争取民心,还对各地为非作歹的小帅、恶霸进行了打击,公开斩一批民怨极大者。

  这些黄巾军成员,在此地耕种多年,生活平稳,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随后,张猛带领所辖部队前往莒县。

  莒县地处沭河东岸,与东莞县(后世的沂水县),臧霸的驻地,仅有六十里的距离。

  稳定莒县局势后,张猛一边在莒县招兵,一边派军司马司马俱率领两千步兵前往阳都县驻扎。

  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张猛感觉司马俱在统兵方面还算可以,不过武艺、谋略绝非臧霸对手,便命其严守县城,绝不能出城与之决战,并让阳都县县长和县尉做其副手,协助镇守县城。

  张猛的计划是利用骑兵的激动优势,迅收复东安县和东莞县,把臧霸赶进西部山区。他确信,臧霸肯定缺少骑兵,而他张猛,在边疆锻炼一年多,最擅长使用骑兵作战,在东安县和东莞县的平原地区,臧霸的那些贼兵,绝非其对手。

  此时,别部司马范财(卜己)驻守蒙阴县,离阳都县不远,通过东汶河河谷,道路比较平坦,仅有一百四十多里的距离。

  张猛此举不仅打通了莒县与郡治开阳城的联系,避免贼匪对郡治开阳城的威胁,还对西部贼匪形成合围之势;争取一举消灭臧霸,平定琅琊郡。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