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驻兵辽西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百万钱;若养一千骑兵,不算战马、铠甲和武器等配备,每年只是开支便要上千万钱,而要在那里驻军,少则三千,多则五千,花费巨大,这不划算。”

  两人知道这是高顺在提价码,太守阳终问道:“高军师,若我等禀报陛下,陛下肯定会同意我们的方案,不若我等协商解决,反而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情谊,军师有何要求,请尽管提出,若能做到,本官绝不推辞。”

  既然提要求,高顺不客气,于是说道:“哈哈,两位太守客气了,要养兵,无非钱粮和驻扎地,以及合理的名份;首先,若以护乌桓校尉府的名义招募军队,并驻扎在贵郡,从法理上说不过去,护乌桓校尉府从没有驻军外地的先例,所以要招募军队,每郡必须给一个破虏校尉的名额,你们每年可以调动军队2次,当然了异族入侵不用你们负责,两位校尉可联合处理,若兵力不够,护乌桓校尉府会提供大军给予支援;其次说到钱粮,我的建议是每郡每年提供1500万钱的军费;还有,每郡提供一个驻扎的县城,县令由破虏校尉兼任或者由我指定的人去任职,这样的话你们也能方便的调动这些军队执行郡内事务;最后,我可以在两郡各安排3000名军人,首批每郡安排1000骑兵和500步兵,稳定后再招募。”

  两位太守仔细合计,第一条没问题,一个破虏校尉的名额,他们太守就能随便任命;一个县令也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非常轻松的办到;难的是军费,不过高顺提出的这个价码非常合理,让他们不好反驳。

  刘政说道:“高军师,既然是逐渐增加驻军数目,我的意见是每增加1000官兵,我们便提供500万钱的军费如何?”

  高顺不是纯粹为了钱,只是想获得一个合理的名份,于是说道:“呵呵,刘太守既然提出来了,我怎能不接受呢?就按照刘太守说的办;两位太守也不要认为吃了亏,我军的待遇相必你们也知道,这些钱粮最终还是回到你们当地,我还要补贴大量的钱粮,每位军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获利的还是当地人;我的目的不过是保边境安宁,乌桓人四分五裂,以上谷乌桓最为强大,东三郡乌桓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我们东西联手,制止乌桓人的作乱,限制他们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有利。”

  两人非常高兴,每年花少量的钱财,名义上便有了一支强大的部队,确保他们的安全,且遇到大的战事,护乌桓校尉府会提供援助,对他们来说非常划算。

  太守阳终问道:“高军师,对驻扎的县城有何要求呢?”

  高顺想了一下后说道:“右北平郡的话我建议驻守徐无县,把守卢龙道(后世清军入关的喜峰口),且能防护郡治土垠县城的安全;对辽西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