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五章 三司会审陷入僵局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名士之中,失去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其他的,再无一点波澜。

  而且在文人名士中,成郡王也被视做一个让人们羞于启齿的伪君子,很少有人会提及。

  …………

  半个月之后,唐州玻璃行被查出,未经衙门报批,便在私下里制作违反朝廷规定的玻璃制品。玻璃行东家柳大富无视朝廷律法,押入大牢待审。

  柳大富名下玻璃行及其它产业,全部查封,等待处理。

  当日,皇帝在朝堂上斥责成郡王道貌岸然的时候,柴茂等几个官员已经像坠入冰窖一般,冷彻心脾。

  不管做什么事,做得轰轰烈烈、有上升之势时,大家才更容易拧成一股绳。

  如今,原本要带着他们,奔向锦绣繁华、几世荣光的成郡王,居然会犯下如此可笑却又致命的错误。

  说严重点儿,这就是弑君,抄家灭门都是可以的。

  即使皇帝能念着他们同为皇家血脉,有堂兄弟的情分,愿意从轻发落,成郡王也不可能还拥有郡王的封号。

  而且,如此失德之人,他又用什么来笼络人心?原本的部属,又怎么敢相信他能从始至终带给他们富贵?

  树倒猢狲散是常理,而这份常理,在这时,却潜藏着巨大的凶险……万一成郡王谋逆之事被揭开,他们这些妄想拥有从龙之功的人,都得掉脑袋。

  就在一些人惶惶不可终日的煎熬中,成郡王府快速凋落,东南六郡首屈一指的大商贾柳大富,也因玻璃行违反朝廷律令,被羁押大牢,很快便查出若干罪责,抄家流放。

  很多知道柳大富为何许人也的官员,这时就像有一把刀悬在脑袋上,随时都会落下来。

  就在这时,朝廷派去阜怀郡,调查十年前西北大旱,青州县县令冤案的官员回来了。

  官员拿回来的,是好几卷询问记录和口供。

  根据当年一些经手此案的官员回忆,还有几个幸存的、曾参与抢劫赈灾粮食的案犯供述,夏珂很容易就洗清了冤枉。

  可是,谁主导了这一切?大理寺的案卷又是什么人销毁的?

  三司会审的审理陷入了僵局。

  诬告夏珂的人,是当年青州县令孙良才的胞弟。偶然一个场合,听说兄长有机会翻案,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赔偿,便写了状子。

  那个偶然的场合中,告诉孙良才胞弟,其兄的案子有翻案可能的人,早已没有踪影。

  诬告的主使人……哪里查得到嘛。

  “要不,找找侍卫营刘协?”有人提议。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