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朋党_历史粉碎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能就只有他们两人,许家好歹也是世家,当年南渡的真正士族,他们随行还有几个奴仆,原本也雇了一艘船,现在无非就是搬到杨丰的船上,这时候刘汇已经为杨丰和李皋准备了二十多艘大型海船,用来运载他们越来越多的随行人员,这么多船也不在乎多他们这几个人。

  至于南霁云……

  他还在犹豫当中,虽然建功立业的确是他渴望的,但去碎叶这种万里之外的绝域,仍旧很难一下子就做出决定。

  当然,杨丰也不急。

  他有的是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在扬州迅速和李皋完成了对船场的巡视,并且设立了一处督造所,留下一批在这期间由他亲自培训的技术人员,还有模型和全套的图纸资料,甚至包括一些新的建造工艺,总之一股脑填鸭式塞给了那些船场工匠,至于接下来就由督造所来负责监督指导了,漕船又不是什么高端货。杨丰一行在半个月后重新启程,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转向杭州湾,趁着西北风的尾巴迅速赶到了余姚,当然是郡不是县,也就是宁波,但不是现代宁波,而是鄞江镇,三江口的宁波城是二十年后才确定的。

  因为附近多樟木,再加上又是天然良港,这里的造船业几乎伴随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在这里杨丰就很忙了。

  除了亲自把许瑶送回余杭的家中以外,其他整整两个月时间他完全泡在造船工地上,指导那些工匠如何制造一艘大型福船,因为这里有大量储备的木材,他还亲自动手带领工匠完成了龙骨的铺设。不仅仅是福船的建造,还有原本历史上就在这里建造的鸟船同样铺设了龙骨,到他离开时候,实际上一艘十几丈长的福船和一艘近十丈的鸟船已颇具雏形,而且所有工匠都已经大致掌握了技术,基本上再有俩月就能建成了。

  实际上木船建造很快的。

  但前提是必须准备好足够的材料。

  而这里恰好就有足够材料。

  当杨丰离开明州时候,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他再次登船南下,当然,这一次依然带着许瑶,后者要搭他们的船前往广州去看望许远。

  就这样杨丰沿着海岸线上的一座座造船场不断向前,多则逗留一个月少则半月,尽可能地向那些工匠传授更多技术,当然,顺便也给他和高仙芝等人的大唐版东印度公司订购大型海船。这家起名逐远号的商号,目前除了他俩和李嗣业以外,还有封常清,程千里,哥舒翰,段秀实,王思礼等总计二十名陇右,安西,北庭三镇的将领,这都是杨丰游说出来的,另外还有他亲亲好姐姐一份子,在南下途中又加上了李皋,后者不出钱,但是他可以通过在账目上做手脚,将这家公司的第一批二十条商船造价削减至一半。

  至于剩下一半谁出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