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2章 何去何从_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切,远离故土长达百年,季望舒身上除了流淌着炎黄血脉,已经没有多少中国人的影子。他勉强能说些粤语,普通话根本听不懂,认识的汉字不超过300个,就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

  说穿了,季望舒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香蕉人——黄皮白心。

  季望舒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天上课前都要跟着老师宣誓,誓词内容如下:“我宣誓效忠国旗和它所代表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在上帝之下,统一而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曾几何时,季望舒坚定地认为,他是伟大的美国公民,此生都将沐浴在平等、自由与正义的荣光中。

  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整天标榜平等自由的美国,却根本没有平等可言,他的华裔身份从小就受人歧视。

  美国有一项国策,叫做“平权政策”。为了保障少数族裔的受教育权利,美国各大顶级院校纷纷*政策,剥夺部分白人的上学机会,分给黑人、拉美裔、印第安人等少数族群。

  按理说,华裔也属于少数族裔,也应该受到“平权政策”保护,但事实却刚好相反。

  包括华裔、越南裔、日本裔、马来裔这些亚洲族群在内,都沦为了“平权政策”的牺牲品。

  在同等考试分数条件下,美国各大高校会优先录取黑人和印第安人,其次是拉美裔、阿拉伯裔和印度裔,接着再是白人。等这些族裔的学生都招满后,美国高校才会考虑华裔、日裔等亚裔学生。

  许多时候,美国华人学生的成绩比黑人高几十分,黑人被顺利录取,华人却莫名其妙落榜。

  美国的高校也有理由,他们会说:亚洲人只会学理工科,缺乏领导能力,过于安静保守,不会融入集体等等。

  反正归结为一点,就是我不录取你,绝对是你自己的错!

  ……

  漫步在繁华的洛杉矶街头,这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切似乎都彰显着美国的富足与进步。

  但季望舒却成了边缘人,他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国家,不属于他曾经宣誓效忠的美利坚合众国!

  在这一年时间里,季望舒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他发现,华人不仅在报考名校时被歧视,未来踏入社会还将遭遇“天花板效应”。

  何谓天花板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管从政、工作,都有一层看不见的天花板罩在你头顶。等你升到一定的高度,无论你能力多强、对公司对政府有多忠诚,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升职。

  大部分美籍华人,在私人公司、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干了一辈子,最多只能做到中层职员和部门主管,永远不可能担任高层领导职位。

  这就是标榜平等自由的美国!季望舒对此嗤之以鼻。

  怎么说呢,反正继续留在美国,季望舒体会不到任何的归属感,就好像是寄居在别人的国家。

  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发达,工资有多高,季望舒需要的是公平,公平上学、公平生活的机会。他已经懒得再去人权中心申诉了,因为跟他有相同遭遇的亚裔太多,人权中心根本就不在乎。

  我该何去何从?

  哪里才是我的归属?

  季望舒最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