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上山放牧_四合院之快意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大老粗也好意思跟人家灵均比,人家这十几年看过的书都够你们家烧一个月柴火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文化人呢!这脑子学东西就是快啊!想当初,我们教他骑马的时候,还不是两三天就学会了。”

  “行了,有什么话晚点再说,我们赶紧赶马上山吧!晚点等太阳出来,这马儿可就不好赶了。”

  “走喽!上祁连山了!”

  “驾!”

  “啪!”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一哄而散,各自骑着马跑到自己的马群旁边追赶起来。

  顿时,近千匹马开始在草原上肆意奔腾,仅仅是马蹄声就让人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

  他们属于敕勒川牧场下属的富场生产大队下面的生产七队,总户数是47户,加上许灵均的话,那就是48户人。

  基本上每一户人家都管着十几二十匹马,汇集起来就有近千匹马,每一次赶马上山,都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出征。

  男人们上山放马,女儿们在家种植,一起组成了祁连山下的人间烟火。

  许灵均骑在马背上,一边游刃有余地赶着马,一边看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草原。

  蜿蜒的溪流在草原上流淌,悄悄滋润着这片土地。

  小草芽儿不断吸收着土壤的养分,使劲往外冒头,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新衣。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而且山区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

  此次,他们的目标就是半山腰上的谷地草原。

  相对比山下,山上的草原常年受到雪水的滋润,比较不受雨水的影响,牧草会更快复苏,是初春季节最好的放牧场所。

  他们沿着山谷口,把马群赶进了山里,迅速朝着山里鲜嫩多汁的草原赶去,身后溅起一阵尘烟滚滚。

  这时,许灵均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身边伴随着千马一起奔腾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就如同那一首古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真是痛哉快哉!

  小半天过后,他们踏过青黄不接的草地,越过起伏不定的山坡,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看到鲜嫩肥美的牧草,马群渐渐停下了脚步。

  为了避免马群之间发生争斗,他们纷纷骑着马挥舞着马鞭,把马群给各自赶到一块区域。

  接着,他们又各自好好叮嘱了一番马群里的带头大哥,让它乖乖,不要带着马群乱跑,而叮嘱的方式都很统一,那就是抱着马头帮它揉了会脖子。

  马是人类所驯化的动物中最为聪明的动物,而且还会始终对主人保持着极度的忠诚,所以牧民们对马是非常爱护的。

  在安置好各自的马群之后,他们纷纷骑着马就近汇聚在一起。

  要把这上千匹马都给安置好,最远相隔可以达到十几公里,所以他们虽然是一起上的山,可在放牧的时候,却不会全部聚在一起,免得不能及时照看到自己马群的动静。

  按照以往放牧的惯例,在许灵均附近放牧的人里面,有着郭撇子、董海生、石冬伟、孟大壮、胡忠国他们五个人。

  而且,为了照顾他,他们一般都会把聚集的地方定在他放牧的地方,这样比较方便他照看自己的马群。

  毕竟,要是负责的马群出现什么闪失,那可是要背处分的。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