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侗寨鼓楼,人文风貌_随身带个聚宝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剁辣子爆炒,做了一道伪兔子肉。

  个把月没吃肉的袁本初,哪里管真伪,吃得满嘴流油,回味无穷,家鼠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首先的要点就是要把老鼠的病菌弄干净。

  烘、汆()、炒,吴阿妹虽然没什么文化,却也不敢乱给孩子吃有毒的东西,经过一系列的繁杂步骤,才端上桌来。

  如同某个母亲,用豆腐做成肉的味道一样,天下间的母亲都是最伟大的!

  当长大后,袁本初提到了这一茬,吴阿妹笑了笑,说道:“那个时候会有兔子?是老鼠肉做的啊!”

  袁本初并没有想象着的做呕吐状,暗自记下了这一切,母亲的慈爱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田鼠没家鼠这么多病菌,袁本初剥皮,切成丁,准备了些姜、蒜、葱,等电饭煲里的粥半熟的时候,倒入田鼠肉丁、姜、蒜去腥,盐、鸡精调味。

  全熟之后,加葱即可,一锅香喷喷地田鼠粥就完成了。在岭南等地区有句谚语“吃一鼠,当三鸡”。

  由此看出田鼠的营养价值比鸡高出不少,中医指田鼠肉可入药,有补虚扶正、补益气血的功效。

  有些人还相信田鼠肉有滋阴壮阳及生发的功效,事实到底怎样,不得而知。总体来说田鼠在南方的农村餐桌上是一道颇受好评的菜式。

  相比南方喜食田鼠,北方人则避犹不及,损失了品尝美味的机会。(田鼠值得一吃噢)

  作为资深吃货,袁本初习惯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厨艺平平,却颇有天赋,日积月累之下,烹饪的技法会逐步熟练。

  田鼠粥的肉香与米香融为一体,入口清甜,咀嚼着田鼠肉丁混合了米粒,不油不腻,嚼劲十足,舌头差点都吞进去……

  “好吃啊!比家鼠好吃多了。”干掉一锅田鼠粥,袁本初心满意足,要自己抓田鼠的话,不仅要有运气,而且可遇不可求啊!

  小紫的好处显而易见,近距离查看了板栗树的情况,枝叶枯黄的状况好转,钉子虫还挂在上面,有了起色就行。

  再去看了菜圃的情况,经过一夜的生长,芹菜、西红柿的肉芽出来了,没以前这么夸张,催熟的效率明显降低。

  估计只是3-5倍左右吧!不过以这个面积,一次收获的数量估计能有万把斤左右。(1亩地,芹菜、西红柿相加的重量)

  时间长点就长点呗,至少合理性是站稳了,他不担心严宽、蒋雯吃不下,以蔬菜的保质期来看,多进点无关紧要,何况供求关系上,“求”占据主动,多多益善,估计是这两人的共同想法。

  继续撒了一层神土在菜圃园、板栗园,袁本初来到山墩上呼喊道:“紫气东来!紫气东来!”

  不一会小紫就跑了过来,喂食神土的时间到了,小紫还不乖乖来领取一天的“津贴”?

  摸着它的头颅,袁本初宠溺地道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