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我们的第一次创业(下)_重生之商界大亨周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的风范,即使身在国外,也不忘自己的初衷。”

  夸了李阳他一句,然后那记者才问:“那么不知道李阳先生你们的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呢?是在美国联合办的那个基金公司吗?”

  陈树轻轻摇头说:“并不是,等到我们成立基金公司的时候,我们手上已经握有很大一笔财富了,如果不是第一次的创业,我们恐怕很难会有机会,会有多少钱来创办后来的基金公司。”

  “那么你们第一次创业的项目会是什么呢?据我所知你们都是当年留学哈佛金融班的精英,你们甚至影响了当时美国的政治局势,那你们肯定是创办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者是银行吧?总之肯定就是一个大财团!”那记者非常兴奋的问,仿佛即将解开一个未解之谜一般。

  “没想到你居然会知道金融班这个名字。”陈树感谢有些诧异,“那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不过当年能选入金融班的,确实都是中华大地上的佼佼者,而我当年能被选入金融班,也是我认为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

  陈树的话到这里就没了下文,尽管那记者拿着录音棒,满心等着接下去的话。

  陈树随后把话题收回正题:“其实当年我们的第一次创业,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大上,我们就是一群穷学生,虽然有一万美元的创业支持,但我们在美国人生地不熟的,又不懂这边的金融规则,要想办什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都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银行了。”

  说到这里陈树笑了笑接着说:“说出来你可能都不相信,我们那年的第一次创业,就只是在学校做了一些完全是勤工俭学的工作。”

  听到这个答案,那记者当时就愣在了那里,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陈树,希望能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但陈树却只是微笑的坐在那里,似乎并没有继续往下说了的意思。

  ……

  时间退回到1990年,还是在哈佛大学东面那家小中餐馆的包厢里,周铭和金融班的同学们仍然在继续创业的话题。

  只是面对周铭所提出的初始准备,大家都有些茫然,李阳的话很具有代表性:“老师,我明白一万美元其实是很多的,但我们一直在学习金融,我们也只懂和金融方面有关的事情,要拿一万美元创业,我们还真没有一点头绪,要我们拿这一万美元去炒股还行,我有信心同学们一定能赚钱!”

  李阳的语气非常愧疚,似乎辜负了周铭的期望,其他人则也都是很不好意思的看着周铭。

  周铭微笑着说:“其实大家也都没必要不好意思,我今天提出来,就是要大家一起商量的,大家集思广益总会有可供执行方案的。”

  “老师我支持你!”叶凝首先说,“老师我记得在我们学校那边,门口都会有很多推小车卖小吃的,都用不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