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 对话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二十二,百官重新恢复上朝。

  一封六百里加急呈到御前,那是一个青色的锦囊,边上用白色的丝线绣了一圈蝠纹,寓意多子多孙,福寿绵长。

  利州提点刑狱范如圭虽然没有身处庙堂却仍然忠勤王事,他听不得外边的人以久不立储一事非议皇帝,这个心性耿直的老臣收集了仁宗朝至和、嘉佑年间的名臣请仁宗皇帝立储的奏章共三十六封,装订成书,用青色的锦囊封好,特于今日送到皇帝面前,请皇帝“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早立储君,以释天下人之疑。

  果然,锦囊刚一打开,皇帝立刻被范如圭的忠心感动,他抹了抹眼泪,哽咽着对底下的臣僚说道:“朕闻如圭老迈多病,却仍能事君以忠,实在难得。过往朕以社稷未稳,疆土未复,不愿将万斤重担假手他人,反而致令天下生疑,此乃朕之过!”

  皇帝话声微顿,见底下的百官都等着他的下文,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普安郡王赵瑗忠厚勤勉,乃太祖血脉,皇后曾多次向朕说起,普安郡王天日之表,太祖于梦中扶保普安郡王上位。此乃天意,更是太祖皇帝遗命,朕自当遵从。钦天监择日举行晋封大典,从此我大宋山河永固,后继有人!”

  百官以左右二相为首,纷纷躬身颂赞:“陛下圣明!从此我大宋山河永固,后继有人!”

  颂赞完毕,礼部尚书叶义问出列道:“前些时日钦天监夜观天象,与黄道推演,二月二十四日乃近年少有的吉日,宜祭祀,宜加冠!”

  关于储君的人选皇帝与朝臣早已达成共识,如今不过是走过场,虽然叶义问等人表现得过于操切,赵构也生不起闲气,他面色不动地说道:“准了。诸位爱卿若没有别事要奏,就请为两日后的晋封大典做准备吧!”

  下了朝,自然有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之徒前往普安郡王府道贺。

  作为皇帝的两位养子,普安郡王赵瑗和恩平郡王赵璩成年后,于绍兴十二年出宫建府,为了便于区分,临安人分别称之为“东府”和“西府”。

  与东府的门庭若市相比,西府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赵璩身着郡王常服,带着四个儿子准备出门:“走吧,跟为父去东府里向你们伯父道贺,别叫人说咱们失了礼数!”

  长子赵师淳和次子赵师瀹(yue)恭敬地答应道:“是,爹爹!”

  独有三子赵师沦皱眉道:“我才不要去看赵恺和赵惇得意的嘴脸!他们赢就赢了,为何还要往爹爹你身上泼脏水?我瞧不上,我不去!”

  赵师沦原名赵柄,与普安郡王幺子赵惇年纪相仿,因为能言善辩极得皇帝赵构喜欢,两人年纪虽小,为了各自的父亲时常暗地里争锋。

  不管赵瑗和赵璩本人愿不愿意,自从他们分别被张婕妤和吴才人,也就是如今的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