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再明心志_从红楼开始的诸天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还要时常被地主豪绅、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迫被杀”

  “这些都是我从史书中看到的王朝弊病,我想改变这些现状,给底下的平民更多的希望,铲除那些迫害他们的人。”

  “然后建立直达最底层的治理体系,不能让无讼这种治理方式彻底消失,抑制地方豪强这些恶势力的诞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讼,就是儒家治国的理想状态,能用道德解决的,就绝不诉之于法律。

  自汉时起就已有这倾向,禁止子告父、奴告主。

  宗族争端官府不愿插手,只让他们自己解决,也就有了“皇权不下乡”的谚语。

  基层自治,减少行政成本的行为,也成为了地主豪强壮大的温床。

  辖区内诉讼数量多寡竟然成了封建社会官员升迁标准之一。

  若一个告状的人都没有,那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绩。

  如果不能遏制诉讼呢?

  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解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但无讼,就意味着解决矛盾了么?只是将问题暂时捂着。

  自古以来都喜欢捂盖子,直到捂不住了。

  头痛医嘴,脚痛医嘴。只要嘴不叫唤,病痛就自然没有了。

  “这……”

  林如海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曜,没想到他竟然有比限制权力更异想天开的想法。

  欲言又止,却没有说什么,只留下一声叹息。

  阶级虽由出身决定,但一个人心向何处,却要看他后天所作所为。

  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但可以有背叛阶级的个人。

  “你这个想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惊人。”

  林如海整理一下心绪,眼神中带有隐忧,轻轻放下了棋子,又道。

  “工作量太大了,慢慢来,要不然不仅不会给那些百姓带来好处,反而会害了他们的性命。”

  “不过你要记住一点,惩罚要一次到位,令人害怕。施恩则要屡屡不绝,要人时常感恩。”

  林曜点了点头,他会在坚持道路的情况下听取他人的意见。让自己前进的道路更加通坦。

  其实他明白林有海对话之中没有表达的意思,他的目标工作量大,且他也无法保证他的班底会不会腐败。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也是前世那位普照世间的太阳降下前最担心的事。

  自古以来的改朝换代,也只是换了层皮而已。

  大多就是贵族间的轮流坐庄,和老百姓基本没有关系。

  所谓的农民起义,其实几乎都是贵族组织。

  从商代夏,周代商,秦代周,这都是王公之间的替换。

  刘邦、朱元璋看似底层,可他们的丈人都是地主,项羽更是楚国顶级贵族出身。

  唐宋元明清,除了朱元璋前期过于艰难,但后面他也被大地主捆绑,因为他们朱家就成为了最大的地主。

  而李世民出生关陇集团,李渊在隋朝就是唐国公,赵匡胤是大将军,铁木真27岁就是大汗,努尔哈赤祖上是辽东将军。

  前世那些这些混的不如意的人,渴望换个天下,他们就会风生水起,只不过是阿Q们的幻想罢了。

  那几个脱颖而出的人脚下,累累白骨。正应了那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动荡期对于掌控资源、有能耐的精英来说是利益洗牌。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非但没有什么机遇,反而是无穷尽的磨难。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安平榨其力,战时用其死。形容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命运。

  前世的一切不知道发展会走向何处,林曜已经看不见了。

  但是拥有同样想法,且缺少制肘的他,应该可以比前人走的更远。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