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国运之争_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本心来说,李靖如今并不希望在这个时刻与秦国的军队开战。

  因为秦军偷袭的计划已经被燕国熟知而失败,而燕军三十万大军也已经将其重重围住,王翦无粮草支援,必败。

  因此,只要围困住这支以王翦为首秦军,那么这支部队迟早会因为缺乏粮草问题而自溃,根本不需要开战。

  自己消耗着就完了嘛,这才是最稳妥的打法,也是公认的胜者名言。

  但目前有些不太一样,一是燕军需要快速解决战斗,火速进攻函谷关,莫给秦国准备的机会;二是李靖从没看到,即将断粮的部队士卒的士气竟然如此高涨!

  倘若其他军队的粮食受到了威胁,李靖相信其军中士卒的士气必定受到严重影响,一定会出现逃兵,甚至是干脆投降燕军,换得一条生路。

  没想到,秦军竟然如此这般英勇,不惧断粮...着实可敬。

  相传当年卫鞅在河西跟随魏国与秦交战之时,曾剖开一名秦军士卒的肚子,结果发现里面全是草,因此记录了秦军食草,秦人可畏的这一言论,并下定决心想要帮助秦国,变法图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对面传来秦国的一首诗歌,名曰《无衣》。这首诗歌,是秦国商鞅变法以后,最为显著的特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国也曾有蒹葭。”李靖深吸口气,喃喃自语道,“而如今却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的无衣。”

  “秦军以战建功,以武夺地。”乐毅在一旁随口应声道,“某听闻秦人闻战而喜,这卫鞅可真是个人才啊...”

  当年贫瘠无比的秦国,却在商鞅的变法下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秦国一代之君的努力让秦国也可以踏入中原,与诸侯争锋。

  “擂鼓,备战!”

  李靖静静开口,传令大军,准备进攻秦军,为燕国的国运赌上一遭。

  “秦国与我大燕的国运,就在此一举了。”乐毅长呼一口气,淡淡开口,但手心也憋出了汗。

  这场战争,关系着秦燕两国未来的命运。若是秦胜,那么秦国吞并原晋国领土,虎啸中原,让整个北方陷入燕秦争霸的时代。

  要是燕胜,那么秦国彻底无东出之能,燕国大举攻秦一统北方指日可待。

  燕国能否统一天下,就看这一仗了!这一仗十分紧要,特别是李靖与乐毅二人都听到了亲信自蓟城八百里传回来急报:“大王有意封王爵。”

  王爵,这是常人不敢想象的爵位,而李靖、乐毅也觉得有些不太现实:封了王,那么姬衍算什么?

  虽然商朝封过一个武成王,但那也是迫不得已,无奈之举。而燕王衍的动静有些无法让李靖、乐毅了解。

  若是姬衍在场,定会说一句想多了,世上还有一个玩意儿叫皇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