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忠臣误国更可恨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族最终占据州郡,一度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阀。”

  朱元章闻言冷笑,“两汉是察举征辟制,才能令袁家有机会做大。我大明是科举制,不会有那样的门阀出现。”

  朱爽道:“父皇英明,科举确实是选材的良策。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个社会,当底层百姓有上升空间时,整个国家民族都会变得有活力。

  可就怕一小撮人,为了一己之私,毁掉一个区域内人的上升空间。那这个区域就会成为国家身上的“腐肉”,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存亡啊!”

  朱元章听罢,沉默不语,以他的眼光,如何看不到北方士子全部落榜的巨大危害?

  他只是在有人捣鬼和北方的文教水平确实不堪这两种可能上有所怀疑。

  他自然是不相信,经过近三十年的统治,大明王朝北方的文教水平大幅倒退。

  可也不大相信,一直为其信任,甚至连立储问题都要向其咨询的刘三吾,是一个饱含私心的人。

  半晌才道:“说了这些,依旧是你的猜测之言,且看他复查的结果吧!”

  朱爽呵呵一笑,“我料刘三吾复查之后,不会增补北方士子!”

  朱元章闻言,眉头一挑,不悦道:“他敢如此?”

  在他看来,自己吩咐了便是圣旨。

  刘三吾若敢违背自己的口谕,便是态度问题了。

  朱爽笑着道:“父皇坐看结果便是!”

  转过天大朝会,数名监察御史上书,称今科会试北方籍贯士子全部落榜,不少人去礼部喊冤,也有人当街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总之传的五花八门。

  朝堂的官员们闻听,都是极度震惊。

  大明王朝开国近三十年,科举也考了好几次,北方士子的录取比例就算低于南方,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没道理的!

  朱元章问刘三吾,“复核试卷做的如何?”

  刘三吾出列道:“禀万岁,老臣昨日回去后,便安排人手复核落第士子试卷,至目前尚未发现有误判的!”

  明洪武十三年进士,右正言周衡道:“禀圣上,刘大人那边人手不足,是不是加派一些人手,帮着复核,早日有了结果,也能安士子之心,免得影响了殿试!”

  因为朱爽关注介入的缘故,这次科举大桉在会试之后就爆发了,不像原本历史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那一科,状元、榜样、探花都诞生了,才闹将起来。

  朱元章看了看一副置身事外样子的朱樉,道:“太子意下如何?”

  朱爽笑着道:“好,儿臣以为,确实可以安排一个十余人的调查小组,复核卷子,早日有个结果。”

  对于朱爽而言,他虽知道朱元章在历史中的处理办法,也认可南北榜分而录取的做法,却不打算提早说出。

  毕竟此刻的朱元章,是想随便增补几个北方士子,息事宁人的。

  却万万没想到,这些官员有那么大的胆子,置皇命于不顾,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在朱爽看来,这种“伟光正”的大臣,误国的“忠臣”,却比奸佞更加可恶!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