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3章 陈启民的不满!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喀秋莎》、《神圣的战争》以及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文宣作品——《苏维埃进行曲》绝对榜上有名!

  但是!

  最能达到“精苏落泪”效果的,恐怕就是中国动画人制作的《前进,达瓦里希》,以及俄国柳拜乐队创作的《为你高呼三声“乌拉”》。

  不,不应该说他们是俄国乐队,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后一支苏联乐队。

  虽然在歌词中,柳拜没有说明歌曲中的“祖国母亲”是谁?但是听过那首歌的人都能明白柳拜的心意。

  不过嘛.....

  正因为这首歌没有点明那个“祖国母亲”是谁?所以,陈启民便可以用这首歌来激励中华联邦的俄罗斯族和哥萨克族人的爱国热情。

  当这首歌传到俄国的时候,这首歌迅速的在俄国的军营和民间传开。

  最后,这首歌居然在无意中成为了中俄两国团结一致的桥梁。

  尤其现在,当大战刚刚结束,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战士们唱起了同一首歌。

  即便他们的祖国不同,但是却真的有些不一样的情绪在两军之中蔓延了开来。

  相似的一幕在叶卡捷琳娜堡周围的很多堡垒、要塞之中出现。

  因为外籍兵团和特战旅的加入,叶卡捷琳娜堡周围的战事发展突然变得迅速了起来,战局开始向中俄联军这边倾斜。

  好在,乌拉尔山脉西麓还比较安稳。

  哈萨克斯坦全部落入中国的手中,造成了一种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乌拉尔天险对中国来说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原本被苏军掌握的西哈萨克斯坦就在乌拉尔山脉的西南面,只要拿下了西哈萨克斯坦,所谓的乌拉尔天险就是一个笑话!

  这就是为什么?明知西哈萨克斯坦很难守住,斯大林当年还非得拿下西哈萨克斯坦,甚至不惜在西哈萨克斯坦耗费大量的兵力的原因。

  西哈萨克斯坦实在是太重要了!即便守不住,西哈萨克斯坦的存在,也能为苏军守住乌拉尔山脉西南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只要边境不失守,只要叶卡捷琳娜堡还在苏军的掌握之中,苏军就还能勉强稳住战线。

  苏军这边勉强满意,陈启民就非常不满意了!柳加诺夫预料的没错,陈启民确实对乌拉尔山脉这边的进展非常不满意。

  在战前计划之中,国防军普遍认为,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他们所要面临的阻碍有两个。

  叶卡捷琳娜堡只是其中之一,真正最强也最大的考验应该在喀山!

  当年高尔察克在内战期间也曾经两次打到过喀山。

  在陈启民的援助之下,当年高尔察克更是曾经先后围困喀山近一年的时间。可是到了最后,他不仅没能耗死苏军反倒是让苏军越打越强,自己都差一点交代在喀山了。

  即便这次陈启民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一个无法改变的问题就是,喀山距离中国的核心工业区太远了,补给线实在是太长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喀山之战也确实是内战的转折点。相对于没什么天险的叶卡捷琳娜堡,喀山才是真正难啃的骨头。

  一个不小心喀山的攻防战就会变成另一个列宁格勒保卫战,甚至是另一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所以在战前,中国国防军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了喀山。可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叶卡捷琳娜堡挡住了去路!

  陈启民当然会不满意!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