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援军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再算上之前损失掉的三个师团七万余人马。

  为了同陈启民打这一仗,曰本已经投入了19万人。

  这个出兵规模,已经达到了甲|午战争的规模!

  曰本真的是要拼命了!

  他们真的是要倾尽全国之力打这一仗!

  而且最重要的是,之前曰本公布的出兵朝鲜的三大师团,可不是这三个师团。

  显然,曰本这是玩儿了一出偷天换日啊!

  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想象,这一次,曰本高层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傲慢和轻视,他们已经完完全全将陈启民当成了对等的强敌!

  此时,陈启民已经带着主力越过了朝鲜的安州市。

  双方距离平壤的距离差不太多,面对的地形地貌也没有太大差别,双方的目标也都是平壤。

  新一轮的竞速马上就要开始了!

  但是,能决定他们谁将在平壤占据主动权的,并不完全是他们两方。

  更重要的,还要看安娜和宇都宫太郎的胜负!

  平壤的两大战场中。

  胜利的天平,最先在大同江东南岸的山林中发生倾斜。

  宇都宫太郎还是低估了教导一师的战斗力!

  他的游击战迅速打成了焦灼战!

  游击战是什么我们都懂,十六字方针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如果将这十六字方针,应用在一场兵力投入较大,而又快速激烈的战斗中。

  那就是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双方的部队,在一场战斗中会不断的打散、重组!

  作战地点会不断发生变化,战场上兵力优势的天平会随时倾斜!

  总得来说就一个字——乱!

  这跟之前陈启民率领教导第二师在外东北打的那场乱战还不一样。

  那一战陈启民照抄了李云龙的战法,以连营为单位,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打了一场乱战。

  而这一战,高建元将自己的部队彻底打散。

  士兵们以班排,甚至是战斗小组为单位各自为战!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的战场更加的广阔。

  总体态势,是宇都宫太郎游、阻结合,而高建元则是追、击结合。

  在战场上,双方在平壤东南方向的山林中快速机动。

  各个互不统属的作战单位,随时都有可能在战场的任意一个角落重组。

  这就非常考验双方部队的组织架构。

  这也是宇都宫太郎曾经的底气所在,他认为大曰本蝗军组建多年,部队的等级制度早已经成熟。

  在部队的不断打散、重组的过程中,他的部队随时都能立即找到军衔最高的那个人,然后迅速得在最高指挥官的领导下统一行动。

  而陈启民的边防军,刚刚组建没多久的时间,部队内部的架构一定没有那么成熟,在重组的过程中,领导权的问题解决得绝对没有曰军快。

  当双方都将部队散开之后,无论是高建元还是宇都宫太郎,都已经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战斗的胜负实际上就被握在了基层官兵的手中。

  而这,恰恰是宇都宫太郎最有自信的一点!

  别忘了,曰军可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陆军士官学院,它就是培养这种基层指挥员的学院。

  他认为,曰军的基层指挥员在战术素养上,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所以,宇都宫太郎才有底气打这一仗!

  直到双方真正得开始短兵相接,他才发现,事情跟他预想得完全不一样!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