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一十、秋归(七十八)_一念桃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攸宁听闻自然惊诧不已,一时也摸不清头绪,转而又将此事告知裴渊。

  “如此说来,鸿初本已经逃脱,却反其道而行之,直入京师。”裴渊道,“且不论他待在京师作甚,他为何找上了右仆射府?”

  谢攸宁道:“我也是此想,可阿妍不肯说。无论如何,鸿初这么做太危险,我须得尽快回去,将他带离京师。”

  “不可冲动。”裴渊道,“王鸿初心思缜密,且手下也有些暗桩。他能逃脱朝廷的追捕,便自有安身之法。你本就是朝廷的眼中钉,若仓促插手,反倒会累他被察觉。”

  谢攸宁正要说话,忽而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阿兄说的对。”

  转头,只见晚云迈进屋子里来。

  裴渊看她手里拿着好些卷宗,问:“这是何物?”

  “这是我找公孙显要了几卷名册。”晚云将卷宗放在裴渊的案前,指向一个名字,问,“三郎可认识此人?”

  谢攸宁看向名册,上头写着,杨凌,北海郡公。

  “认识。这位是杨妍的伯父,右仆射的亲兄长,亦是杨家的族长,早已致仕。前朝时曾镇守北海郡,后被圣上劝降,因献城有功,被封为北海郡公。”

  晚云又问:“据我所知,北海郡是前朝的地名,如今的名字你可知?”

  谢攸宁讪笑:“这就不知了。”

  晚云又看向裴渊,他轻轻叹息,“青州。王鸿初之所以人称王青州,正因为他是青州人士。”

  谢攸宁恍然大悟,“因而你猜想鸿初和杨公有旧?”

  “不是猜想,是肯定。”晚云道,“我小时候,曾与师兄说起各自父母。我的父母生活在山上,平日并无邻里走动,因而我的见闻也浅。师兄却不一样,见多识广,总是侃侃而谈。他说他曾随他父亲王庭会友无数,其中不乏青州城的太守。那是前朝的事情,推算过去,说的不就是当年的北海郡守杨凌?”

  谢攸宁又困惑道:“可鸿初为何不去找杨公,而找上了杨妍?”

  晚云摇头:“这我便不知了。”

  裴渊道:“我猜想,杨凌未必愿意见他。”

  二人看向他,皆露出讶色。

  “阿兄是说,师兄去杨府,是为了威胁杨凌?”晚云道。

  “不过猜想罢了。”裴渊道,“他们的恩怨只有他们才清楚,我等凭空猜想也是无益。”

  谢攸宁道:“你放心,等我回了京师,必定设法见一面鸿初,替你问明白。”

  晚云却没说话,看着案上的卷宗,眉头微微蹙起。

  裴渊知道她的心思,道:“我知道你想亲自去见鸿初,但他之所以要杨妍守口如瓶,就是防着你回京去找他,你切莫浪费了他的苦心。”

  晚云自然也知道这道理,虽不情愿,还是点头应下。

  谢攸宁随即说起明日辰时出发,借道鄯州去山南道,在从山南道返京。

  晚云却几分心猿意马,只将目光紧锁着杨凌二字,若有所思。

  第二日天还未亮,谢攸宁和杨妍已经做好了上路的准备。

  车马就停在门外,裴渊和晚云以及楼月都起了来,给二人送行。

  推荐: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